高中体育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篮球运球、传球和投篮的基本技术原理,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
- 学会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场地边界、得分方式、犯规判定等。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篮球运球、传球和投篮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 在小组合作练习和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 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同时尊重对手和裁判。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篮球运球、传球和投篮的正确动作技术。
- 篮球比赛基本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 教学难点
- 运球、传球和投篮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 在比赛情境中准确运用规则进行判罚和应对犯规情况。
教学方法
- 讲解示范法:讲解篮球技术动作要领和比赛规则,并进行标准动作示范。
- 分解练习法:将运球、传球和投篮动作分解,让学生逐步练习各个部分。
-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和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游戏竞赛法:通过篮球比赛和相关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10分钟)
- 课堂常规
-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和目标。
- 安排见习生。
- 热身活动
- 围绕篮球场慢跑3圈,速度适中,保持队伍整齐。
- 行进间徒手操:包括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仆步压腿、手腕踝关节运动,每个动作4×8拍。
(二)基本部分(30分钟)
- 篮球原地运球教学(10分钟)
-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身体姿势(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手臂动作(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用手指和指根部位控球,肘关节屈,前臂随球上下摆动),球的落点(在身体外侧前方),然后进行原地运球示范,包括高运球和低运球。
- 分解练习:学生原地徒手模仿运球动作,体会手臂和身体的协调配合,每人一球,进行原地高运球练习,注意运球的高度和节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接着进行原地低运球练习,强调手指对球的控制。
- 游戏巩固:组织原地运球接力游戏,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每组第一个学生原地运球10次后,快速跑到队伍末尾,第二个学生接力运球,依次类推,哪组先完成为胜,通过游戏提高学生运球的熟练程度和兴趣。
- 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教学(10分钟)
-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要领,传球时的身体姿势(面对传球方向,双脚前后开立,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手臂动作(双手持球于胸腹之间,拇指相对成“八”字形,两肘自然下垂,传球时双臂前伸,手腕翻转,将球传出),球的飞行路线(向前上方飞行,弧度适中),进行正面和侧面的传球示范。
- 分解练习: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一人持球,另一人做好接球准备,持球学生进行双手胸前传球动作的徒手练习,感受手臂的发力顺序和动作幅度,然后两人之间进行近距离的双手胸前传球练习,重点体会传球的力量和准确性,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 拓展练习:增加两人之间的距离,进行双手胸前传球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距离调整传球的力量和弧度,在传球过程中,加入一步上前接球的动作,模拟比赛中的移动传接球。
-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10分钟)
-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以右手投篮为例,身体姿势(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持球动作(右手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手指印在球的后下方,左手扶球的左侧),投篮动作(右臂屈肘,上臂与地面平行,前臂向上抬起,手腕后仰,将球投出,同时下肢蹬地发力),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示范,包括正面和侧面示范。
- 分解练习:学生原地徒手模仿单手肩上投篮动作,体会发力顺序,每人一球,进行对墙投篮练习,距离墙壁约3 5米,重点关注投篮时的手型和发力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然后在篮下进行单手肩上投篮练习,注意投篮的角度和力度,尝试将球投进篮筐。
(三)结束部分(10分钟)
- 放松活动
学生围坐在篮球场边,进行拉伸放松,包括手臂拉伸(双手交叉互握,向上伸展,保持15 30秒)、体侧拉伸(一手向上伸直,另一手向下伸直,身体向一侧弯曲,保持15 30秒)、腿部拉伸(站立位体前屈,双手尽量去触摸脚尖,保持15 30秒)。
- 课堂小结
教师归纳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篮球运球、传球和投篮技术的掌握程度,比赛规则的理解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积极性等方面,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进行表扬,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练习篮球运球、传球和投篮各10分钟,并思考如何在比赛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
- 宣布下课
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教学资源
- 篮球场1块。
- 篮球若干(根据学生人数确定)。
- 哨子1个。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篮球运球、传球和投篮的基本技术动作,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运球时眼睛不能很好地观察周围情况,传球的准确性和力量控制不够稳定,投篮的发力顺序和手型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小组合作练习和比赛中,部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运球折线跑、传球比准等,提高学生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通过更多的团队比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在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动作?如何纠正?
答:学生在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 错误动作:传球时手臂发力不协调,出现甩臂现象,导致球的飞行路线不稳定。
- 纠正方法:让学生进行慢动作的传球练习,强调手臂的发力顺序,先由下肢蹬地发力,通过身体的传导,最后由手臂将球推出,同时要求学生在传球时保持手臂的伸展速度均匀,不要过快或过慢。
- 错误动作:手指没有充分接触球,仅用手掌拍打球,影响传球的准确性和力量。
- 纠正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手持球的静态练习,感受手指与球的接触位置和方式,要求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用手指和指根部位持球,然后进行对墙传球练习,距离适中,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手指拨球的动作,使球产生向后旋转的飞行效果。
- 错误动作:传球时身体姿势不正确,如弯腰或挺直身体,影响传球的力量和方向。
- 纠正方法:强调传球时的正确身体姿势,即面对传球方向,双脚前后开立,重心落在两脚之间,膝盖微屈,上体稍前倾,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固定姿势的传球练习,如坐在椅子上进行传球,体会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然后再过渡到站立姿势的传球练习。
问题2:如何提高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答:提高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明确角色与职责:在比赛前,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为每个学生分配明确的角色和职责,如得分后卫、控球后卫、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等,让每个学生清楚自己在比赛中的任务,包括进攻、防守、篮板球争夺等方面的职责,组织学生进行战术学习,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战术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与其他队员的配合方式。
- 加强沟通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可以通过一些专门的沟通训练游戏或活动,如“你说我猜”等,让学生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同时也能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思,在比赛中,鼓励学生积极沟通,包括场上队员之间的相互提醒、鼓励,以及替补队员与场上队员的交流,在防守时,队员之间要及时呼喊对方的位置和防守对象的变化;在进攻时,持球队员要与队友沟通传球或跑位的意图。
- 进行团队配合练习:设计各种团队配合练习内容,如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等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强调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熟悉配合的节奏和方式,进行三人传切配合练习,要求学生在传球后迅速切入篮下,接球队员要及时将球传出,通过多次重复练习,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熟练程度。
- 组织团队竞赛活动:通过组织篮球比赛、小组对抗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比赛后,组织学生进行归纳和反思,分析在比赛中团队协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配合失误、沟通不畅等,并共同探讨改进的方法,对在比赛中表现出良好团队协作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励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