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
- 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了解其外形特征、颜色和味道。
- 让幼儿知道水果对身体有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 技能目标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能够仔细观察水果的细节并描述出来。
-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自己对水果的认识和感受。
-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参与水果拼盘活动,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塑料小刀)切割水果并进行创意组合。
- 情感目标
- 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喜爱之情,培养不挑食、多吃水果的良好饮食习惯。
- 鼓励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合作分享,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帮助幼儿清晰认识几种常见水果的外形、颜色和味道特点。
- 让幼儿理解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教学难点
- 支持幼儿在水果拼盘活动中发挥创意,独立完成或与同伴合作完成有特色的作品,并能大胆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 引导幼儿在品尝水果时,准确描述出水果的味道,用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方法
- 直观演示法:教师直接展示各种水果实物,让幼儿通过看、摸、闻等方式直观地感受水果的特点,同时教师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如切水果、制作水果拼盘等,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步骤和方法。
- 游戏教学法:通过开展“猜水果”“水果蹲”等游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水果相关知识,提高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 讨论交流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如讨论最喜欢哪种水果、为什么喜欢吃等话题,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 操作练习法:安排水果拼盘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巩固对水果的认识,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教学准备
- 物质准备
- 各种常见水果若干,如苹果、香蕉、橙子、梨、草莓、葡萄等,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接触。
- 水果拼盘所需的工具,如塑料小刀、盘子、牙签、纸巾等,每组一套。
- 教学课件,包含各种水果的图片、动画视频(如水果的生长过程、水果的营养价值介绍等)以及相关的儿歌音频。
- 为幼儿准备的小礼物,如水果形状的贴纸、小徽章等,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幼儿。
- 经验准备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过吃水果的经历,对常见水果有初步的认识,但可能尚未深入了解水果的更多特征和营养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 分钟)
- 播放欢快的儿歌《水果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如模仿各种水果的形状摆动身体,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 歌曲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唱的歌里都有哪些水果呀?”引导幼儿回忆并回答,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果。
(二)基本部分(20 分钟)
- 认识水果(8 分钟)
- 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种水果一一放置在桌上,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逐一拿起水果,向幼儿介绍水果的名称、外形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质地(如光滑、粗糙)等,拿起苹果,说:“这是苹果,它圆圆的,红红的,摸起来很光滑,闻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呢。”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水果,感受其质地,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所看到的和感觉到的。
- 在介绍每种水果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课件中的图片和动画视频,展示水果的内部结构(如通过切苹果展示苹果的果核、果肉)、生长过程(如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水果。
- 介绍完几种常见水果后,教师可以拿出一些水果的局部(如只露出水果的顶部或底部),让幼儿通过观察、猜测来巩固对水果外形特征的认识,猜对的幼儿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如水果贴纸)。
- 品尝水果(6 分钟)
- 教师将切好的水果小块分给每个幼儿,让幼儿品尝,并引导幼儿在品尝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水果的味道(如甜、酸、涩等),教师问:“小朋友们,吃的是什么水果呀?它是什么味道的?”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出自己品尝到的味道,如“苹果是甜甜的”“香蕉软软的,也很甜”等。
- 在幼儿品尝水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渗透水果营养价值的知识,告诉幼儿:“水果里面有很多维生素和水分,吃了可以让小朋友长得高、身体棒,不容易生病哦,我们要多吃水果。”结合教学课件中的相关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水果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如吃水果可以让我们更有力气玩耍、学习等。
- 水果拼盘(6 分钟)
-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精美的水果拼盘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作欲望,然后讲解水果拼盘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说:“小朋友们,这些漂亮的水果拼盘都是用我们刚才认识的水果做出来的哦,我们也来试试吧!先想好自己要拼什么图案,然后再小心地用小刀把水果切成需要的形状,最后把它们摆在盘子里,在使用小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自己和小朋友们哦。”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水果拼盘工具和各种水果,让幼儿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和造型,对于遇到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如帮助幼儿切水果、调整拼盘布局等。
(三)结束部分(5 分钟)
- 作品展示与分享(3 分钟)
请各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的水果拼盘作品展示在教室前方的展示台上,并向大家介绍自己小组拼盘的主题、使用的水果以及创作思路,有的小组可能拼的是“太阳花”,用了橙子作为太阳,周围用草莓和葡萄摆出了花瓣;有的小组拼的是“小兔子”,用香蕉做身体,苹果做耳朵等,在幼儿介绍的过程中,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鼓励他们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 归纳与评价(2 分钟)
-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归纳,回顾幼儿在活动中对水果的认识、品尝水果的感受以及水果拼盘的创作过程,再次强调水果的营养价值和吃水果的好处,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吃水果。
- 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观察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入手,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和小组,如“小明在观察水果的时候特别仔细,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细节”“小红小组在拼盘过程中合作得非常好,拼出了很漂亮的作品”等,同时为表现出色的幼儿颁发小礼物(如水果形状的徽章),激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教学延伸
- 在班级的美工区投放更多的水果模型、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继续进行水果主题的艺术创作,如制作水果卡片、绘画水果等,进一步加深对水果的认识和喜爱。
- 在班级的图书角投放有关水果的绘本,如《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水果宝宝去旅行》等,供幼儿自主阅读,丰富幼儿关于水果的认知和想象,同时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水果沙拉或水果奶昔,并在班级中分享自己和家人制作的过程和感受,将课堂所学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增进亲子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也让幼儿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水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在幼儿品尝水果环节,如果有幼儿不喜欢某种水果的味道,教师该如何引导?
解答:如果遇到幼儿不喜欢某种水果的味道,教师不要强迫幼儿吃,而是可以引导幼儿尝试小口品尝,并询问不喜欢的原因,教师可以说:“宝贝,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水果有点酸呀?其实它除了酸还有一点甜甜的味道呢,你再仔细尝尝。”教师可以结合水果的营养价值进行讲解,告诉幼儿吃这种水果对身体有好处,“这个橙子虽然有点酸,但是它里面有很多维生素 C,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强壮,不容易感冒哦,我们可以尝试着吃一点,要是实在不喜欢,也可以等长大一点再试试,说不定那时候就会觉得好吃了呢。”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将不喜欢的水果与其他食物搭配起来吃,或者制作成果汁、水果沙拉等形式,改变口感,让幼儿更容易接受。
问题 2:在水果拼盘活动中,如何确保幼儿使用小刀的安全?
解答:为确保幼儿使用小刀的安全,教师在活动前要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向幼儿详细介绍小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怎样拿小刀、怎样切水果等,并通过示范让幼儿清楚地看到每个步骤,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情况,不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事项,如“小刀要放在盘子边上,不要对着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切水果的时候要慢慢来,小心手”等,为幼儿提供的小刀最好是塑料材质的、刀刃较钝的儿童专用小刀,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教师还可以在每组安排一名责任心较强的幼儿协助管理小刀的使用,互相监督和提醒,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幼儿存在不安全行为,教师要及时制止并进行再次强调和指导,确保整个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