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识读并演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音高等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的音乐记号(如延音记号、反复记号等)及其作用。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视唱、表演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把握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诠释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传达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品质,同时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用轻快、诙谐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准确把握歌曲中的节奏(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旋律和音准,特别是歌曲中的装饰音(如前倚音)和大跳音程部分。
- 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寓意,感受歌曲轻松幽默的风格特点,并能通过歌声和表演表现出来。
- 教学难点:
- 歌曲中“哎呀来”这句的演唱,要唱出黄鹂鸟的嘲笑口吻,在音高、节奏和语气上准确把握,表现出其傲慢的姿态。
- 引导学生在演唱和表演中深入体会蜗牛与黄鹂鸟不同的角色性格特点,并通过恰当的音乐表现手法将其展现出来,同时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避免只停留在表面的演唱和表演上。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音乐要素、演唱技巧和表演要点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 欣赏法:播放歌曲的不同版本(如动画版、合唱版等)以及相关的音乐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多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旋律特点、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歌曲,展示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控制、节奏把握、旋律演唱以及表情和动作的运用,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式,为学生的模仿学习提供范例。
- 练习法:安排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包括分段练习、逐句练习、整体练习等,针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重点练习,如节奏练习、音准练习、装饰音练习等,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提高演唱水平,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合和完善自己的表演,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 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讨论歌曲中的角色特点、情感表达、寓意理解等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
- 故事导入: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住着一只小蜗牛,它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想要爬到葡萄藤上去吃甜甜的葡萄,有一天,小蜗牛开始了它的爬行之旅,这时候,两只黄鹂鸟飞来了……”通过这个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歌曲学习(25分钟)
(一)初听歌曲(3分钟)
- 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歌曲中都有哪些角色?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听完歌曲后,请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节。
(二)复听歌曲(3分钟)
- 再次播放歌曲,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歌曲的节奏、旋律和速度等特点,并思考歌曲的整体情绪是怎样的,听完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的节奏(如轻快、活泼)、旋律(如起伏较大、有跳跃感)和情绪(如诙谐、幽默),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更深入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 学习歌词(3分钟):教师逐句教学生朗读歌词,强调歌词中的咬字吐字要清晰,特别是一些容易读错的字(如“萄”“鹂”等),同时让学生感受歌词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可以采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辅助打节奏,增强学生对歌词节奏的把握能力。
- 学习旋律(10分钟):
- 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一段旋律,学生安静聆听,同时教师用手势示意旋律的高低起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律的走向。
- 逐句教学生学唱第一段旋律,采用跟唱法,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在学唱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发音问题,对于较难唱准的音符(如高音区的“萄”字),可以通过示范、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找准音高。
- 当学生基本学会第一段旋律后,让学生自主练习演唱第一段,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 按照同样的方法,教学生学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旋律,在学唱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反复记号和延音记号等音乐记号,让学生了解这些记号的作用,并按照记号的要求正确演唱。
- 重点练习“哎呀来”这句,教师先示范演唱,让学生体会其音高、节奏和语气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多次练习,直到能够准确唱出黄鹂鸟的嘲笑口吻为止。
- 完整演唱(4分钟):在学生分别学唱了各段旋律后,让学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在演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呼吸和发声方法,同时关注学生的整体音准、节奏和音色的统一,对于学生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让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演唱。
(四)歌曲处理(2分钟)
-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角色特点,在演唱蜗牛的部分时,要用平稳、坚定的声音表现出蜗牛的坚持不懈;在演唱黄鹂鸟的部分时,要用轻快、傲慢的声音表现出黄鹂鸟的嘲笑和轻视,要注意歌曲中的强弱对比,如在“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这句中,“不要笑”要唱得弱一些,表现出蜗牛的无奈和请求;而在“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这句中,要适当加强音量,表现出蜗牛的自信和坚定,让学生通过对歌曲的处理,进一步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拓展与表现(15分钟)
(一)角色扮演与表演(8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几名同学分别扮演蜗牛、黄鹂鸟和旁白等角色,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如蜗牛壳头饰、黄鹂鸟翅膀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
- 各小组进行排练,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角色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的表达,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点,蜗牛的动作要缓慢、沉稳,黄鹂鸟的动作要轻盈、活泼,旁白的语气要中立、客观。
- 各小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观看,并在表演结束后进行评价和交流,评价内容包括表演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如角色的形象是否鲜明、演唱是否准确、表情和动作是否自然等,通过评价和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创编歌词(4分钟)
-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蜗牛与黄鹂鸟》的旋律和节奏,创编新的歌词,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例子,如将蜗牛换成小兔子,黄鹂鸟换成小松鼠,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创编。“小兔儿乖乖跑得快,小松鼠呀树上待,小兔要把蘑菇采,小松鼠呀笑起来,哎呀来,哎呀来,笑着说它上来难,小兔不服往上爬,总有一天会采到,那时小松鼠就傻眼啦。”
- 学生分组进行歌词创编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完成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他们创编的歌词,并大家一起演唱出来,通过创编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创作能力,同时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三)欣赏不同版本的《蜗牛与黄鹂鸟》(3分钟)
- 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合唱版、乐器演奏版等不同版本,让学生对比欣赏,感受不同版本在演唱形式、音色、和声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合唱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多人合唱的丰富音色和和谐效果;乐器演奏版则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乐器(如小提琴、长笛等)演奏歌曲时所带来的独特韵味,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版本的音乐魅力,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课堂归纳(2分钟)
-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歌曲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角色特点以及拓展活动中的收获等,强调歌曲所传达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内涵,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像蜗牛一样,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进步,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激励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2分钟)
- 让学生回家后给家人演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并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写作等)来表现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内容或主题,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在教授《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时,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
- 解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讲述歌曲背景故事时,可以详细描述蜗牛爬行的艰难过程以及它面对黄鹂鸟嘲笑时的坚持态度,让学生对蜗牛的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歌词内容,分析歌词中所表达的蜗牛的信念和决心,如“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等语句,让学生体会蜗牛不畏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蜗牛,面对黄鹂鸟的嘲笑,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加深对蜗牛精神的理解,在拓展环节中,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谈谈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或者知道哪些像蜗牛一样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人或事,从而让学生将歌曲中所传达的精神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问题2:如何在表演《蜗牛与黄鹂鸟》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 解答:为了让学生在表演中更准确地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表演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歌曲中的角色进行深入分析,讨论蜗牛和黄鹂鸟的性格特征,对于蜗牛,可以概括为踏实、坚定、有耐心;对于黄鹂鸟,则是活泼、傲慢、爱嘲笑别人,让学生明确这些性格特点后,再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来表现这些特点,蜗牛的动作可以设计得缓慢而沉稳,表情要认真专注,说话的语气要坚定;黄鹂鸟的动作可以轻盈、跳跃,表情可以带有不屑或傲慢的神情,说话的语气要轻快且略带嘲笑,在排练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对学生的表演细节进行点评和纠正,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类似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或者观看一些相关的动画视频,从中获取灵感和借鉴,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分享自己在塑造角色方面的经验和想法,通过不断地排练和磨合,让学生逐渐准确地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使表演更加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