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小猴子下山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01日 01:06:46学习资源9

小猴子下山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等7个字。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和心情变化。
    • 能够仿照“又( )又( )”的句式说话。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识字、阅读的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做事情要明确目标,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识字写字教学,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猴子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

    理解小猴子下山空手而归的原因,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启示。

    小猴子下山教案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以及课文的重点内容和写作手法等。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4. 朗读法: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分钟)

  1. 播放一段小猴子的视频或展示小猴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呀?小猴子可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小猴子的课文——《小猴子下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句子的停顿,同时思考:小猴子下山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纠正字音和朗读错误,读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和做的事情,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路线图,如:玉米地——桃树——西瓜地——树林。

(三)学习生字(10分钟)

  1. 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 带拼音认读:让学生先自己认读生字,然后开火车认读,检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 去拼音认读:去掉生字卡片上的拼音,让学生再次认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 打乱顺序认读:将生字卡片打乱顺序,随机抽取生字让学生认读,检验学生的认字效果。
  2. 分析生字的字形和结构。
    • 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说一说哪些生字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或者其他结构。
    • 教师重点讲解几个难记的生字,如“掰”字,可以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掰玉米就是用手把玉米掰下来,所以左边是‘手’,右边是‘分’,表示分开的意思。”
    • 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如“扛”字,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江”字加一个提手旁就是“扛”;“常”字,可以看作是“巾”字上面加一个“尚”字等。
  3. 指导书写生字。
    •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书写生字,边写边强调笔画的顺序、位置和书写规范。“块”字,左边是“土”字旁,要注意最后一横变成提;“非”字,左右两边要对称,竖要直,三横要均匀等。
    • 学生在练习本上临摹生字,每个生字写三遍,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书写错误。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小猴子为什么要下山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理解小猴子下山的原因是因为“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了一块玉米地里”。
    • 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小猴子在玉米地里看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用“又( )又( )”的句式描述玉米的样子,如“又大又多”“又粗又长”等,同时体会小猴子看到玉米时高兴的心情,指导学生用欢快的语气朗读这一段。
  2. 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让学生按照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先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小猴子在桃树、西瓜地和树林里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心情怎样?并找出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和心情的词语,如“扔”“摘”“捧”“抱”“蹦蹦跳跳”等,体会小猴子的心情变化。
    • 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进行归纳和补充,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小猴子为什么会不断地扔掉原来的东西,去摘新的东西,如“小猴子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让学生明白小猴子是三心二意,见一个爱一个,通过朗读表现出小猴子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
    • 对比小猴子在不同地点的行为和心情,让学生说一说小猴子每次做事时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猴子都是先看到东西,然后喜欢得不得了,最后就扔掉原来的东西去做另一件事,从而引出“三心二意”这个词语,让学生初步理解其含义。
  3. 学习第五自然段。
    • 齐读第五自然段,提问:“小猴子最后带着什么回家了?”让学生说一说小猴子空手而归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心二意”的后果,即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
    • 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小猴子回到家后,它会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对它说什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拓展延伸(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从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师进行归纳和归纳,强调做事情要明确目标,有始有终,不能像小猴子一样三心二意,否则将一事无成。
  2. 拓展延伸。
    • 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做事三心二意的例子,说一说这样做的结果怎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道理的理解。
    • 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把《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且和他们一起讨论一下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做事有始有终。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 把课文背诵给家长听,并让家长在课文题目旁边签字。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生字的书写、组词、造句,以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

板书设计

地点 看见的东西 动作 心情
玉米地 玉米 掰、扛 高兴
桃树 桃子 扔、摘 欢喜
西瓜地 西瓜 扔、摘 兴奋
树林 兔子 扔、追 着急
回家 空着手 懊恼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三心二意”这个词语的含义?

解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三心二意”的含义,在讲解课文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猴子的行为,如它在玉米地掰了玉米后,看到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到西瓜又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到兔子又扔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空着手回家,引导学生发现小猴子在做这些事情时,没有坚持做一件事情,而是不断地被新的事物吸引,这就是“三心二意”的表现,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比如在做作业的时候,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看课外书,没有专心完成作业,这就是“三心二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将抽象的词语与具体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问题2:如何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更好地体会小猴子的心情变化?

解答:为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更好地体会小猴子的心情变化,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在朗读指导前,先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确小猴子在不同地点的心情,在玉米地时,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心情是高兴的;在桃树前,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心情更加欢喜;在西瓜地,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兴奋不已;在树林里,看到蹦蹦跳跳的兔子,着急地去追,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现小猴子的心情变化,让学生模仿,读描写小猴子高兴的段落时,语气可以轻快、上扬;读描写小猴子着急的段落时,语速可以加快,语调升高,让学生自己练习朗读,同桌之间互相倾听、评价,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朗读错误,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体会小猴子的心情变化,提高朗读

小猴子下山教案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340.html

分享给朋友:

“小猴子下山教案” 的相关文章

母亲节手抄报

母亲节手抄报

母亲节的由来 起源: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贾维斯发起,1906年,她的母亲安妮·贾维斯去世后,安娜希望借由纪念母亲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与怀念,遂开始推动设立母亲节,经过多年努力,1913年美国国会确定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

节约用水手抄报

节约用水手抄报

水资源现状 国家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 水资源紧缺程度 中国 约 28000 约 2000 部分地区缺水严重 全球 有限且分布不均 差异大 许多地区面临缺...

消防安全手抄报

消防安全手抄报

消防安全知识普及 知识点 详细说明 火灾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分类 根据燃烧物质的不同,火灾可分为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手抄报设计

手抄报设计

手抄报设计指南 版面规划描述|占比| |----|----|----| |报头|手抄报的核心,包含主题相关的图案与标题文字,需醒目且契合主题,如环保主题可绘地球、绿树等元素,文字用艺术字体突出主题。|约 1/5 版面|围绕主题展开的主...

防溺水手抄报

防溺水手抄报

防溺水安全知识 溺水的危险性 溺水是造成青少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短短几分钟就可能危及生命,溺水者在水中会因无法正常呼吸,导致缺氧、窒息,进而引发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甚至瞬间夺走生命,溺水事故不仅给...

小班安全教案

小班安全教案

小班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如触电、火灾、异物入鼻等。 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和安全规则,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幼儿在面对危险时的冷静和求助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