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百分数应用题库哪里有完整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以及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通常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如折扣、纳税、利息、浓度等,需要学生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并能灵活运用,以下从基础到综合,详细梳理六年级百分数应用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方法。
百分数的基本概念与互化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它只能表示分率,不能表示具体数量,解题时,需明确单位“1”的量,这是解决百分数问题的关键,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是基础技能:
- 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如75%=0.75。
- 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如0.6=60%。
- 百分数化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分,如50%=1/2。
- 分数化百分数: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如1/4=0.25=25%。
百分数应用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巧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这类问题本质是比较量与单位“1”量的关系,公式为:比较量÷单位“1”量×100%。 例题:六年级一班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30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解析:单位“1”是全班人数50人,比较量是男生人数30人,列式为30÷50×100%=60%。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部分量,公式为:单位“1”量×分率。 例题:一本书原价100元,打八折出售,现价多少元? 解析:单位“1”是原价100元,八折即80%,列式为100×80%=80(元)。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已知部分量和分率,求单位“1”的量,公式为:部分量÷分率。 例题: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40%,还剩1200米未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解析:单位“1”是全长,未修的60%对应1200米,列式为1200÷(1-40%)=2000(米)。
折扣问题
折扣是商品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几折即百分之几十,解题时需明确折扣与现价、原价的关系。 例题:一件衣服原价200元,先提价10%后再打九折出售,现价比原价贵还是便宜?贵或便宜多少元? 解析:提价后的价格为200×(1+10%)=220(元),现价为220×90%=198(元),现价比原价便宜200-198=2(元)。
纳税与利息问题
纳税是根据税率缴纳部分给国家,利息是本金存入银行得到的报酬,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注意利率和时间单位统一)。 例题:妈妈在银行存了20000元,定期两年,年利率2.1%,到期后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解析:利息=20000×2.1%×2=840(元),本息和=20000+840=20840(元)。
浓度问题
浓度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公式为: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加溶质时,溶剂质量不变。 例题:配制一杯200克的盐水,含盐5%,现在要使盐水的浓度提高到10%,需要加入多少克盐? 解析:原盐水中盐的质量=200×5%=10(克),设加入x克盐,则(10+x)÷(200+x)=10%,解得x≈11.11(克)。
成数与成数问题
成数表示“几成”,即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农业上常用“几成”表示增产或减产幅度。 例题:某农场去年水稻产量为500吨,今年比增产一成,今年产量是多少吨? 解析:一成即10%,列式为500×(1+10%)=550(吨)。
百分数复合应用题
涉及多个百分数变化的问题,需逐步分析单位“1”的变化。 例题:一堆煤第一次用去总量的20%,第二次用去剩下的30%,还剩56吨,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解析:设总量为单位“1”,第一次用去后剩80%,第二次用去80%的30%,即24%,剩下56%对应56吨,列式为56÷(1-20%-80%×30%)=100(吨)。
百分数应用题解题注意事项
- 找准单位“1”:单位“1”通常在“占”“是”“比”等关键词后面,若未知用方程解。
- 判断乘除法: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或方程。
- 统一单位:注意时间、单位的统一,如利率按年计算时,时间需用年作单位。
- 结合实际:如折扣、纳税等问题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题意。
百分数应用题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 单位“1”找错:如“比甲多20%”的单位“1”是甲,不是乙。
-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错误:如50%=0.5,误写为5。
- 忽略“1±分率”:如“剩下”需用1减去已用分率。
- 浓度问题混淆溶质与溶剂:需明确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液是溶质与溶剂的总和。
百分数应用题综合训练表
题型 | 解题步骤 | 示例 | |
---|---|---|---|
求百分之几 | 占、是、相当于 | 找单位“1” 2.比较量÷单位“1”×100% | 男生30人,女生20人,男生占女生的百分之几?30÷20×100%=150% |
求部分量 | 比...多(少)、...的 | 单位“1”×(1±分率) | 原价100元,打七折,现价?100×70%=70元 |
求单位“1” | 已知...是...的%、剩下 | 部分量÷分率 | 一本书读了40%,剩120页,全书?120÷(1-40%)=200页 |
折扣问题 | 几折、优惠 | 现价=原价×折扣 | 原价200元,八折,现价?200×80%=160元 |
利息问题 | 本金、利率、时间 |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 本金10000元,年利率2%,一年利息?10000×2%×1=200元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判断百分数应用题用乘法还是除法?
解答:判断依据是单位“1”是否已知,若单位“1”的量已知,求分率对应的比较量,用乘法(单位“1”×分率);若单位“1”未知,已知比较量和分率,求单位“1”,用除法(比较量÷分率)或列方程,男生占全班50%,全班40人,男生多少人?”单位“1”全班已知,用乘法40×50%=20人;“男生20人,占全班50%,全班多少人?”单位“1”全班未知,用除法20÷50%=40人。
问题2:百分数应用题中“增加20%”和“增加到120%”有什么区别?
解答:“增加20%”是指在原基础上增加20%,即原量的1+20%=120%;“增加到120%”是指最终量是原量的120%,两者结果相同,但表述不同,需注意“增加”“减少”“增加到”“减少到”的区别,如“减少20%”是原量的80%,“减少到20%”是原量的20%,避免混淆,原价100元,增加20%”即100×(1+20%)=120元;“增加到120元”即现价是原价的120%,原价=120÷120%=100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