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鼎烹鸡成语
牛鼎烹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拼音为“niú dǐng pēng jī”,鼎”指的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烹”则是煮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可以煮牛的鼎来煮鸡,比喻大材小用。
成语 | 拼音 | 解释 | 出处 |
---|---|---|---|
牛鼎烹鸡 | niú dǐng pēng jī |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 《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浚仪有个叫边让的人,从小能言善辩,颇有才华,他所作的《章华赋》,不仅词藻华丽,而且对仗工整,读过的人都说他具有司马相如的才气,当时的大将军何进听说边让有才华,就想请他来辅佐自己,但又怕他不肯从命,于是便以朝廷征兵的名义将他招来,委任他做了令史,议郎蔡邕非常钦佩边让的才学,他认为何进太屈才了,应该让边让居高位负重任,于是他对何进说:“用煮牛的大鼎来煮鸡,汁水多了就淡而无味,汁水少了就容易将鼎煮干,鸡还不一定熟,这说明大器不能小用啊!我现在忧虑的是:本来应该煮牛的大鼎却没用来煮牛,希望将军认真考虑一下。”后来,何进把边让推荐给了朝廷,不久,朝廷任边让为九江太守,但有人认为这依然委屈了他,而他自己也根本没把这个官职放在眼里。
成语寓意
“牛鼎烹鸡”这个成语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揭示了大材小用之不宜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情况,有些人依其才能,完全可以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但如果被安排去做一些琐碎、简单的小事,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其才能,还可能降低其工作积极性,只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做事效率。
成语运用
“牛鼎烹鸡”这个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形容人才被浪费或大材小用的情况,可以说“让他这样的高级工程师去做简单的数据录入工作,真是牛鼎烹鸡”,这个成语还可以与其他相关成语或俗语连用,以增强表达效果,如“龙骥捕鼠,非所骋其逸足;牛鼎烹鸡,岂复殊于常器”等。
FAQs
问: “牛鼎烹鸡”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哪些?
答: “牛鼎烹鸡”的近义词包括“大材小用”、“大器小用”、“牛刀割鸡”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人才被浪费或大材小用的意思。
问: 如何避免“牛鼎烹鸡”的情况发生?
答: 要避免“牛鼎烹鸡”的情况发生,需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和特长,合理安排其工作岗位和职责,让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也要注重培养和提升人才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