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西游记读后感
读《西游记》有感
初读西游:奇幻世界的大门
第一次翻开《西游记》,我仿佛被施了魔法,瞬间掉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花果山上蹦跳的石猴、龙宫里威风凛凛的金箍棒、天庭中怒目圆睁的哪吒三太子……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放映,记得读到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时,我攥紧了书本,心里闷得慌;看到唐僧救他出来时,又忍不住拍手叫好,原来几百年前的古人,就能写出这么让人身临其境的故事!
人物谱:鲜活的“神仙妖怪”
(一)孙悟空:永远的英雄
孙悟空简直是我的偶像!他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更重要的是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记得“三打白骨精”那段,他火眼金睛识破妖怪的伪装,哪怕被唐僧误会也要坚持除妖,这种执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他又特别念旧情,比如对牛魔王这个结拜兄弟,既斗争又留情面,真是有血有肉的真英雄。
(二)唐僧:慈悲与固执的矛盾体
唐僧总让我又气又敬,他一心向佛,走路都在念经,连蚂蚁都舍不得踩死,可有时候实在太糊涂了!就像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中,他肉眼凡胎分不清是非,害得悟空伤心出走,不过想想,如果他真的铁石心肠,取经路上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这份过度的慈悲也算难得。
(三)猪八戒:可爱的“缺点承包户”
猪八戒简直就是人间真实写照!他贪吃贪睡,看见美女就走不动道,还老想着回高老庄,但关键时刻又特别可靠,比如在稀柿衕(tòng)主动吞下臭柿子,在宝象国帮悟空打探消息,他那些小毛病反而让故事更有趣,就像我们班总考倒数却热心帮忙的同桌。
(四)沙僧:沉默的守护者
沙和尚话不多,挑着担子默默跟在队伍最后,但他从不抱怨辛苦,每次唐僧被妖怪抓走,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打听情报,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在流沙河等了八百年,就为了完成取经使命,这种坚守简直像石头刻的誓言。
八十一难:成长的阶梯
师徒四人遇到的每个妖怪都像人生考场,白骨精三次变化考验眼力,黄风怪的三昧真火锻炼心志,蜘蛛精的诱惑检验定力,记得他们过火焰山时,铁扇公主不肯借芭蕉扇,悟空钻进她肚子里才解决问题,这让我明白有些困难必须深入核心才能化解,最震撼的是最后一难——通天河老鼋把他们甩进河里,经书全湿了,原来成大事前最后一刻也不能松懈。
取经之路:照见现实的镜子
再读《西游记》,我发现很多情节像在说我们自己,唐僧像班上最用功的学霸,总被老师表扬却偶尔死板;悟空像班里聪明又调皮的尖子生,总帮大家解决难题;八戒像那个爱讲笑话的开心果,虽然成绩不好但人缘很好;沙僧就像默默值日的劳动委员,当他们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时,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有人出主意,有人干活,有人调解矛盾,才能走到最后。
问题与解答
问:孙悟空那么厉害,为什么还要去西天取经?
答:孙悟空虽然本领高强,但取经不仅是学佛法,更是修心性的过程,在取经路上,他学会控制脾气(比如不再随便杀妖怪)、懂得团队协作(保护唐僧而非单打独斗),最终从叛逆的石猴变成斗战胜佛,这就是成长的力量。
问:唐僧明明很弱,凭什么当师傅?
答:唐僧的“紧箍咒”不只是法术,更是精神感召,他心怀天下苍生(如不杀蝼蚁),坚持真理(拒绝女儿国财富),这种坚定的信念像灯塔一样指引团队,就像学校合唱团需要指挥,取经队伍也需要精神领袖,智慧和慈悲也是重要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