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享发现 > 不识一丁成语

不识一丁成语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17日 16:24:46分享发现45

不识一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ù shí yī dīng,意思是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不识一丁成语

成语出处

“不识一丁”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原文的大意是说,在天下太平、没有战事的时候,你们这些将士能够拉开两石的弓(表示武力强大),还不如认识一个简单的“丁”字(表示有文化)。

成语典故

不识一丁”,有两个相关的典故。

  • 典故一:从前,有一个姓丁的财主,因为自己不识几个大字,吃尽了不能识文断字的苦头,他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多识些字,可是他的儿子就是不争气,换了几个老师,也没学会一个字,丁财主急了,贴出榜文,称凡能教会他儿子一个字,赏银十两,有一个穷书生路过这里,看了榜文,便上前揭了榜文,来到丁家当了老师,这个书生从最简单的字教起,可丁少爷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就是记不住,急得书生团团转,又恨又气,他想到丁少爷的姓,也就是“丁”,又简单又好记,他便写了一个“丁”字,对丁少爷说:“‘丁’字一横一竖钩,你说一遍。”丁少爷学着说了一遍,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一横一竖钩,书生领着少爷反复地念,直至口干舌燥,书生问丁少爷:“这个字念什么?”丁少爷顺口道:“丁。”书生特别高兴,总算教会了一个字,第二天,丁财主想考考儿子,看他学会了几个字,书生怕少爷忘了,又嘱咐道:“你姓的‘丁’字是一横一竖钩。”少爷怕忘了挨责备,一个劲在心里默念“丁”字一横一竖钩,见了丁财主,书生写下一个“丁”字,说:“少爷,快给老爷念念这个字!”丁少爷看着“丁”字发呆,丁财主虽不识几个字,但“丁”字却还认得,他见儿子念不出来,十分着急,便想提示提示,他说:“你说咱们家姓什么?”丁少爷脱口而出:“咱家姓一横一竖钩。”丁财主一听,大怒,骂道:“混蛋,你不认识别的字,怎么连自己姓的‘丁’字也不认识。”书生见丁少爷是个大笨蛋,白费了一片心思,立即向财主告辞走了。

  • 典故二:唐朝幽州节度使张弘靖的部将韦雍和张宗厚经常在一起喝酒,那时天下太平,边关没有战事,这些将士没有事做,他们感慨:“如今天下太平,练武不如练文,你们能拉满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个字”,后来,由于“个”与“丁”接近演变而成“不识一丁”的说法。

成语用法

“不识一丁”是动宾式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用来形容人的文化水平极低,一个字都不认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竟然还有人不识一丁,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目不识丁、胸无点墨、一窍不通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人没有文化、不识字或对某方面知识完全不懂的意思。

    不识一丁成语

  • 反义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等,这些成语则是形容人学问很大,知识渊博。

相关成语辨析

  • “不识一丁”与“目不识丁”:这两个成语意思非常相近,都表示不识字或没有文化。“不识一丁”更强调连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突出了文化水平的极度低下;而“目不识丁”则侧重于形容人没有读过书,不识字的状态,在实际使用中,“目不识丁”更为常用。

  • “不识一丁”与“胸无点墨”:“胸无点墨”意思是胸中没有一点墨水,比喻人没有文化,缺乏知识,与“不识一丁”相比,“胸无点墨”更侧重于强调人的知识储备匮乏,而不仅仅是不识字,一个人可能认识一些字,但缺乏其他方面的知识和学问,也可以说“胸无点墨”。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不识一丁”与其他相关词语的关系,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表格:

成语 含义 用法 近义词 反义词
不识一丁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作谓语、定语;形容文化水平低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一窍不通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
目不识丁 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文化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文化程度 不识一丁、胸无点墨、一窍不通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
胸无点墨 胸中没有一点墨水,比喻人没有文化,缺乏知识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知识水平 不识一丁、目不识丁、一窍不通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

成语示例

  •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中写到:“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说古代没有类书(一种分类编纂的书籍),那真是无知妄言,就像不认识一个字一样荒谬。

  • 在现代社会,虽然教育事业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着少数不识一丁的人,他们的生活和交流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不识一丁成语

文化意义

“不识一丁”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识的尊重和重视,在古代社会,读书识字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而“不识一丁”则成为了那些没有接受过教育、缺乏文化知识的人的代名词,这个成语也提醒人们要重视教育,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FAQs

  • 问题1:“不识一丁”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如何?

  • 回答:在现代汉语中,“不识一丁”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真正不认识字的人越来越少;在表达类似意思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目不识丁”“胸无点墨”等更为常见的成语,在一些特定的语境或文学作品中,“不识一丁”仍然会被使用,以强调某人文化水平的极度低下。

  • 问题2:除了“不识一丁”,还有哪些成语可以形容人没有文化或缺乏知识?

  • 回答:除了“不识一丁”之外,还有很多成语可以形容人没有文化或缺乏知识,目不识丁”“胸无点墨”“一窍不通”“愚昧无知”“浑浑噩噩”“蒙昧无知”“不学无术”等,这些成语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在某个方面的知识欠缺或文化水平低下的状态,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语境进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fenxiangfaxian/6017.html

标签: 文化
分享给朋友:

“不识一丁成语” 的相关文章

值的成语

值的成语

汉语的丰富词汇中,含有“值”字的成语不在少数,它们或描述价值高低,或表达对事物的评价,或蕴含深刻的哲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值”字的成语及其详细解释: 成语 解释 例句 价值连城 形容物品十分贵重,价值...

通的成语

通的成语

浩如烟海的汉语词汇中,“通”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适用性,构成了众多生动而富有哲理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也深刻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下将详细列举并解释一些常见的含有“通”字的成语: 序号 成语...

赞美老师的成语

赞美老师的成语

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老师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学生们前行的道路,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品德和智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的敬意,中华文化中孕育出了许多赞美老师的成语,这些成语如同珍珠般散落在语言的宝...

数字成语

数字成语

成语,作为汉语言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宝库,这些成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生动的故事或是精妙的比喻,通过数字与汉字的巧妙结合,展现出别样的韵味和智慧。 让我们来认识一些常见的数字成...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故事的成语,是汉语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这些成语大多源自古代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形式,传达出深刻的道理和教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及其解释:...

两个男人坐在石头上打一成语

两个男人坐在石头上打一成语

解答“两个男人坐在石头上打一成语”这一谜题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个谜语不仅考验我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还涉及到对成语含义的准确把握和联想思维的应用。 谜面解析 我们需要明确谜面中的关键元素:“两个男人”和“石头”,这两个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