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01日 07:41:50学习资源63

教学目标

幼儿园大班教案

  1. 认知目标
    • 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能准确说出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 让幼儿了解数字1 10的认读与书写,理解数字所代表的实际数量意义。
  2. 技能目标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通过观察图形和实物,能够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 提高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包括正确握笔书写数字、用剪刀剪出简单图形等。
    •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描述图形和数字相关的事物。
  3. 情感目标
    •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一)几何图形认知

  1. 圆形
    • 特征:圆圆的,没有角,边缘光滑,像太阳、皮球、盘子等物体的形状。
    • 教学方法:教师展示圆形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触摸,感受圆形的特点,然后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
  2. 方形
    • 特征: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对边相等,如桌子、书本、魔方等的形状。
    •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方形的物品,让幼儿观察比较,认识方形的结构,可以让幼儿用方形的积木搭建简单的造型,加深对方形的理解。
  3. 三角形
    • 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像屋顶、三角形的旗帜等。
    • 教学方法:利用三角形的模型或实物,让幼儿观察三角形的边和角,引导幼儿用小棒拼出三角形,体会三角形的构成。

(二)数字1 10的认识

  1. 数字认读
    • 教师逐一展示数字卡片,带领幼儿认读数字1 10,强调每个数字的正确发音。
    • 通过数字儿歌、顺口溜等方式,帮助幼儿记忆数字的顺序,如“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中游……”
  2. 数字与数量对应
    • 准备相应数量的实物,如小球、积木等,让幼儿将数字与实物数量进行匹配,拿出数字“3”的卡片,让幼儿拿出3个小球。
    • 开展简单的数数活动,如让幼儿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张桌子等,巩固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三)简单的数学运算

  1. 加法初步认知
    • 以实物演示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加法的概念,有2个苹果,再拿来1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幼儿通过点数实物得出答案,引出“2 + 1 = 3”的加法算式。
    • 通过简单的加法游戏,如数字卡片碰碰乐(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加法。
  2. 减法初步认知
    • 同样用实物演示减法,如桌上有5块积木,拿走2块,还剩几块?引导幼儿理解减法的含义,写出“5 2 = 3”的算式。
    • 设计一些简单的减法情境题目,让幼儿思考解答,如“小明有4颗糖,吃了1颗,还剩几颗?”

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幼儿直接观察和感受数学概念,符合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如图形分类游戏、数字接龙游戏、加减法竞赛游戏等,让幼儿在玩中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如超市购物(认识价格标签上的数字和计算找零)、整理玩具(按形状分类)等,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进入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展示一个装满各种形状物品的神秘盒子,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提问:“小朋友们,想知道这个盒子里有什么吗?”然后从盒子里拿出不同形状的物品,引出今天关于几何图形的学习内容。

(二)几何图形教学(15分钟)

  1. 圆形教学(5分钟)
    • 教师拿出一个皮球,问幼儿:“小朋友们,看这个皮球是什么形状的呀?”引导幼儿回答圆形。
    • 让幼儿轮流触摸皮球,感受圆形的边缘特点,教师说:“圆形是不是摸起来圆圆的、滑滑的呀?”
    • 展示圆形的图片,如太阳、盘子等,问幼儿:“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言,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形,并标注“圆形”两个字。
  2. 方形教学(5分钟)
    • 教师拿出一本书,问:“这本书的封面是什么形状呢?”引导幼儿回答方形。
    • 让幼儿观察书的边和角,教师说:“方形有几条边呀?有几个角呢?对啦,有四条边,四个角。”
    • 让幼儿用方形的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房子,在搭建过程中感受方形的结构特点,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方形,写上“方形”。
  3. 三角形教学(5分钟)
    • 教师展示一面三角形的旗帜,问:“这面旗帜是什么形状?”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
    • 给幼儿每人发一个三角形的模型,让幼儿观察三角形的边和角,教师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呀?是的,有三条边,三个角。”
    • 让幼儿用小棒拼出三角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并写上“三角形”。

(三)数字1 10教学(15分钟)

  1. 数字认读(5分钟)
    • 教师逐一出示数字卡片1 10,大声读出数字,让幼儿跟读,每个数字读两遍,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
    • 读完数字后,教师说:“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念数字儿歌吧。”然后带领幼儿一起念数字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吃饭,10像油条加鸡蛋。”通过儿歌帮助幼儿记忆数字的形状和顺序。
  2. 数字与数量对应(5分钟)
    • 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3”的卡片,然后拿出3个小球,问幼儿:“小朋友们,数字3表示几个小球呀?”让幼儿回答并点数小球。
    • 教师说:“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和数字5一样多的小积木。”让幼儿自己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幼儿是否拿对数量。
    • 开展数数活动,教师问:“小朋友们,我们来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呀?”让幼儿一起数,数完后,教师说:“对了,有[X]张桌子,这就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理解数字与实际数量的关系。

(四)简单数学运算教学(15分钟)

  1. 加法教学(10分钟)
    • 教师在桌子上放2个苹果模型,然后再加上1个苹果模型,问幼儿:“小朋友们,原来有2个苹果,又拿来了1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呢?”让幼儿点数苹果的数量,引出“2 + 1 = 3”的加法算式。
    •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2 + 1 = 3”,一边写一边说:“加号就像一个小小的十字架,表示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然后带领幼儿一起读算式。
    • 开展加法游戏,教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上面写有1 5的数字,让幼儿两人一组,每人抽一张卡片,然后将卡片上的数字相加,说出结果,一个幼儿抽到“3”,另一个幼儿抽到“2”,他们就要一起说出“3 + 2 = 5”。
  2. 减法教学(5分钟)
    • 教师在黑板上画5个圆圈代表5块积木,然后擦掉2个圆圈,问幼儿:“小朋友们,原来有5块积木,拿走了2块,还剩几块呢?”让幼儿点数剩下的圆圈数量,引出“5 2 = 3”的减法算式。
    •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5 2 = 3”,解释:“减号就像一个小箭头,表示去掉的意思。”带领幼儿读算式。
    • 教师说出一些简单的减法情境题目,如“小红有4颗糖,吃了2颗,还剩几颗?”让幼儿思考并回答,巩固减法的概念。

(五)巩固练习(10分钟)

  1. 几何图形巩固
    • 教师在教室四周贴上各种几何图形的图片,让幼儿找出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图片,并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分类篮子里。
    • 给幼儿发放彩色纸和剪刀,让幼儿剪出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剪纸的技巧。
  2. 数字与运算巩固
    •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数字,让幼儿说出比这个数字多1或者少1的数字,如教师写“7”,让幼儿回答“8”和“6”。
    • 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卡片,如“3 + 2 =”“7 3 =”,让幼儿抢答,答对的幼儿给予小贴纸奖励。

(六)归纳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包括几何图形的特征、数字1 10的认读与书写、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等,教师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几何图形呀?”“数字1 10你们都认识了吗?”“加法和减法是怎么算的呢?”让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布置
    •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家里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物品,并告诉家长这些物品的形状。
    • 请家长协助幼儿练习写数字1 10,每个数字写一行。

教学资源

  1. 教具:几何图形实物(皮球、书本、三角形旗帜等)、几何图形模型、数字卡片1 10、小球、积木、苹果模型、小棒、彩色纸、剪刀、神秘盒子、黑板、粉笔等。
  2. 学具:每个幼儿一套数字卡片1 10、小棒若干、彩色纸和剪刀、分类篮子等。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困难的幼儿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游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但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维持秩序,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要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如增加更多形状的认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满足幼儿的求知欲。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在几何图形教学中,如果幼儿不能准确区分圆形和椭圆形,应该怎么办? 解答:可以准备椭圆形的实物,如橄榄球等,将圆形和椭圆形的实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让幼儿观察两者的差异,引导幼儿说出圆形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圆的,而椭圆形一端稍尖,一端稍圆,还可以通过让幼儿沿着图形边缘画线的方式,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从而准确区分。

幼儿园大班教案

问题2:在数字与数量对应的教学中,有些幼儿总是混淆数字和数量,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解答: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一是增加实物操作的次数,让幼儿反复进行将数字与实物数量匹配的活动,如用豆子、小珠子等进行计数和匹配,二是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如吃饭时让幼儿数一数餐具的数量、分水果时让幼儿根据人数拿取相应数量的水果等,将数字与数量的联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三是制作一些简单的数量对比卡片,上面画有不同数量的物体和数字,让幼儿进行对比判断,强化他们对数字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457.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篮球教案

下一篇:中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的相关文章

体育游戏教案

体育游戏教案

《体育游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所教体育游戏的名称、规则和玩法。 熟练掌握游戏所涉及的基本运动技能,如奔跑、跳跃、投掷等,并在游戏中提高这些技能的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参与体育游戏,...

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引导幼...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理解声源振动的概念。 熟知声音传播所需的介质,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声音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

英语教案模板

英语教案模板

英语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理解其含义并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 熟悉特定语法结构的用法,如[具体语法点],并能在实际表达中准确运用该语法进行句子构建和交流。 能力目标 通...

硬笔书法教案

硬笔书法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硬笔书法的基本概念、工具特点及书写姿势。 掌握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写法,能写出规范、工整的笔画。 培养学生观察、模仿能力以及耐心、细心书写的习惯,提高对书法艺术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游记范文

游记范文

踏上旅途 在城市的喧嚣与忙碌中沉溺许久,内心对远方的向往愈发强烈,终于,我背上行囊,踏上了这场期待已久的旅程,目的地是那充满神秘与诗意的江南水乡。 初遇江南——苏州 (一)拙政园之韵 抵达苏州后,首站便是拙政园,踏入园林,仿佛穿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