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 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雨花石》,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音准和装饰音,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能够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借助范唱、跟唱、分组唱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雨花石默默奉献、坚守自我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雨花石》,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用歌声将其展现出来。
-
教学难点:歌曲中装饰音的准确演唱,如波音、滑音等,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唱出雨花石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含义等,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
欣赏法:引导学生聆听歌曲的音频和视频,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
示范演唱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技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榜样。
-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跟唱、分组唱、个人独唱等方式进行演唱练习,巩固所学的演唱技巧,提高演唱水平。
-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歌曲的情感表达、演唱技巧等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
《雨花石》的音乐音频和视频。
-
雨花石实物。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钢琴。
教学过程
环节 | 时间安排 | 及活动设计 |
---|---|---|
导入 | 5分钟 | 教师提前准备一些雨花石,展示给学生看,并简单介绍雨花石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提问学生:“看到这些雨花石,你们能想到什么呢?有没有听说过与雨花石有关的故事或歌曲?”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雨花石》,并简单介绍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深刻寓意的抒情歌曲。 |
歌曲介绍 | 3分钟 | 向学生介绍《雨花石》的创作背景: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是电视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曲,歌曲以雨花石为象征,表达了革命志士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以及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 讲解歌曲的词曲作者:词作者是肖仁、徐家察,曲作者是龚耀年,他们用简洁而深情的语言和旋律,塑造了雨花石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 |
初听歌曲 | 5分钟 | 播放歌曲《雨花石》的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同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听完歌曲后,提问学生:“听完这首歌曲,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歌曲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
节奏学习 | 8分钟 | 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轻轻晃动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 教师将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型提炼出来,让学生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模仿练习,熟悉节奏。 进行节奏接龙游戏:教师先拍出一个节奏型,让学生依次模仿并往下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反应能力。 分组练习节奏型,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节奏。 |
旋律学习 | 10分钟 | 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一段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歌声轻轻哼唱,感受旋律的起伏。 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静静地躺在泥土之中”先教唱“我是一颗”,注意“我”字的发音要自然,“是”字要唱得清晰,“一颗”的音准要准确;再教唱“小小的石头”,“小小的”要唱得轻快,“石头”的“头”字要唱出延长音。“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重复教唱第一段第一句的方法,注意与上一句的衔接,音高的准确性,以此类推,逐句教唱,引导学生注意旋律中的音程变化和装饰音。 对于学生较难掌握的乐句,教师可以多示范几遍,或者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正确与错误的区别。 学生跟随教师的琴声逐句跟唱,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错误。 分组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依次演唱所学的乐句,互相倾听、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
歌词学习 | 8分钟 | 教师范读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和语调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和情感。 逐句教学生朗读歌词,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错误。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提问学生:“你们从歌词中体会到了雨花石怎样的品质?”让学生结合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思考和回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 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朗读歌词,要求读得流畅、有感情。 进行歌词接龙游戏:教师先说出一句歌词,让学生依次接下一句,增加学生对歌词的熟悉程度。 |
完整演唱 | 10分钟 | 学生在教师的琴声伴奏下,完整地演唱歌曲《雨花石》,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气息的运用、发声的方法和情感的表达。 分组演唱,每个小组演唱一段,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 个人独唱,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全体学生再次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求声音整齐、洪亮,情感真挚。 |
拓展与创新 | 5分钟 |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情感,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设计动作,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如领唱与合唱相结合,让学生分组进行排练,然后进行展示,感受不同演唱形式带来的音乐效果。 |
课堂归纳 | 4分钟 |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歌曲《雨花石》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创作背景等。 再次强调雨花石默默奉献、坚守自我的精神品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精神,做一个有价值、有担当的人。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
课后作业 | 2分钟 | 回家后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给家人听。 搜集其他与雨花石或奉献精神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
相关问题与解答
-
问题:歌曲《雨花石》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解答:歌曲《雨花石》的节奏较为舒缓,以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交替出现为主,这种节奏的安排使得歌曲听起来既稳重又富有变化。
-
问题:在学唱《雨花石》时,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情感? 解答:在学唱《雨花石》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情感:一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敬意;二是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歌词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三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和学生的模仿练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所传达的情感;四是在演唱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气息的运用、发声的方法和情感的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歌曲的情感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