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

shiwaishuzidu2025年11月05日 18:40:14学习资源4

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设计中,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从“分数除以整数”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知识迁移与拓展。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探究算法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活旧知

创设生活情境:妈妈买来6升果汁,每杯装$\frac{3}{4}$升,可以装多少杯?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frac{3}{4}$,复习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里包含多少个另一个数),提问:“我们学过分数除以整数,\frac{6}{7}÷2$怎么算?”(乘2的倒数),引发认知冲突:整数除以分数是否也能用类似方法?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1. 直观感知

    • 利用学具(圆形纸片):用6张同样大的圆表示6升果汁,每张圆的$\frac{3}{4}$表示1杯的量。
    • 操作演示:将1张圆平均分成4份,取3份是$\frac{3}{4}$升,看6张圆里有多少个$\frac{3}{4}$份,通过数形结合,发现$6÷\frac{3}{4}=6×\frac{4}{3}=8$。
  2. 合作探究

    • 小组讨论:为什么$6÷\frac{3}{4}$等于$6×\frac{4}{3}$?引导学生从“除法的意义”思考:求6升里有多少个$\frac{3}{4}$升,就是求6的$\frac{4}{3}$是多少。
    • 类推验证:计算$\frac{5}{6}÷\frac{2}{3}$,通过画线段图或通分发现,$\frac{5}{6}÷\frac{2}{3}=\frac{5}{6}×\frac{3}{2}=\frac{5}{4}$,总结规律: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三)总结法则,规范算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计算步骤:

  1. 转化:将除法转化为乘法(除号变乘号,除数变为倒数);
  2. 计算:按照分数乘法法则计算(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3. 约分: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化为最简分数。

通过对比练习(如$4÷\frac{2}{5}$与$\frac{4}{5}÷\frac{2}{5}$),强化“除数必须变倒数”的注意点(避免学生忽略“0除外”的条件)。

(四)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学生差异需求:

  1. 基础题:直接计算(如$8÷\frac{4}{7}$、$\frac{3}{8}÷\frac{9}{16}$),巩固算法;
  2. 变式题:混合运算(如$\frac{2}{3}÷\frac{1}{2}×\frac{3}{4}$),培养运算顺序意识;
  3. 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如“一辆汽车$\frac{3}{4}$小时行驶45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体会数学价值。

教学反思

教学中需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而非机械记忆,通过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可以转化为乘法”,及时反馈学生的易错点(如除数与倒数的混淆、忘记约分),通过针对性练习突破难点。

FAQs

问题1:学生容易混淆“除以分数”和“乘分数”的转化,如何避免?
解答:可通过对比强调“除数必须变倒数”的核心步骤,设计辨析题:$12÷\frac{3}{4}$ vs $12×\frac{3}{4}$,引导学生观察符号变化(除号变乘号)和数的变化(除数$\frac{3}{4}$变$\frac{4}{3}$),并结合生活情境解释算理(如“12升果汁每$\frac{3}{4}$升一杯,能装多少杯”与“12升果汁的$\frac{3}{4}$是多少杯”的区别),强化学生对转化逻辑的理解。

问题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0不能作除数”?
解答:结合分数除法的意义,通过反例验证:若除数为0(如$5÷0$),表示“求5里面有多少个0”,这在生活中无意义;若被除数和除数均为0(如$0÷0$),结果不唯一(任何数乘0都得0),因此除数不能为0,可设计表格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0作除数”的矛盾性,从而明确“除数不为0”是分数除法的前提条件。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26137.html

分享给朋友: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 的相关文章

跳绳教案

跳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跳绳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握绳方法、摇绳技巧、跳跃姿势等,掌握多种跳绳方式,如单人单摇、双摇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弹跳力,发展学生的耐力和灵敏素质,培养学生...

师说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积累重要文言实词(如“师”“传”“道”等)、虚词(如“之”“其”“而”等)的意义和用法,能够准确翻译文中的重点语句。 理解文中所阐述的“师道”内涵,把握作者韩愈关于从师学习的正确主张,包括从师的重要性、择...

观后感

观后感

《[影片名称]》观后感 影片整体印象 《[影片名称]》犹如一幅绚丽多彩且深邃厚重的画卷,在银幕上徐徐展开,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从精心构建的剧情到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从美轮美奂的场景布置到恰到好处的音效搭配,每一个环节都...

我和我的祖国 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 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影片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7个历史性瞬间为背景,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以下是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时代缩影下的个人与国家 《前夜》:开国大典前夕,工程师林治远争分夺秒调试电动升旗装置,...

防溺水观后感

防溺水观后感

防溺水观后有感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万物生灵,却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夺走生命的无情杀手,观看完一系列防溺水宣传资料后,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仿若重锤敲响在心头,让我对防溺水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知,也不禁为曾经对它的轻视...

公文范文

公文范文

具体事项]的报告 工作背景 随着[行业或领域]的快速发展,[阐述引发该项工作的背景情况,如市场变化、政策调整、内部需求等],为适应新形势,提升[相关工作目标主体]的[具体工作目标,如运营效率、服务质量、业务水平等],我们开展了此次[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