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会某种技能或本领的过程,能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详细描写的能力,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
- 让学生在写作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清晰叙述学习过程,包括起因、步骤、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 生动刻画自己的心理变化和感受。
- 难点
- 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使文章生动有趣,避免平铺直叙。
- 从经历中提炼出深刻的感悟,升华主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范例分析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 分钟)
- 播放一段小视频,内容是一个小朋友努力学习骑自行车,历经多次摔倒又爬起,最终学会骑行,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 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这个视频里,你看到了什么?这位小朋友学会了什么?他是怎么学会的?”引导学生简单交流,引出本节课主题——写一写自己学会某件事的经历。
(二)素材启发(10 分钟)
- 展示一组图片,涵盖不同场景,如厨房里孩子跟着家长学做饭、操场上同学学跳绳、书房中学生练书法等,激发学生对自身经历的回忆。
- 组织同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曾经学会的一项技能或本领,简单说说过程,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讨论,收集典型素材,为后续写作铺垫。
(三)写法指导(20 分钟)
- 确定主题与选材
-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写学会画画、游泳、弹琴、做手工、养宠物等等,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
- 强调选材要新颖,避开千篇一律的题材,如写学骑自行车,可从独特的学车环境、特殊的助力方式等方面突出新意。
- 构建文章框架
- 以“总 分 总”结构为例,开头简要介绍自己学会的是什么,中间详细叙述学习过程,结尾表达感受或收获。
- 列出提纲示例:
- 开头:开篇点题,如“在我的成长记忆中,学会了[技能名称]是一件让我格外自豪的事。”
- 中间:按顺序描述,先写萌生学习想法(看到别人做得很棒,自己心动),再写学习时的动作、言语(如学炒菜时手忙脚乱打鸡蛋、边看教程边嘟囔步骤),接着讲遇到困难(炒糊了、总是夹不稳球等),然后写如何解决(请教他人、反复练习),最后写成功掌握。
- 归纳学到的道理,如“通过学[技能],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任何困难都挡不住努力的脚步。”
- 细节描写技巧
- 动作描写:分解动作,用精准动词,如写学跳舞,“踮起脚尖,像轻盈的天鹅,双手缓缓抬起,随着音乐节奏微微颤动,身体优雅地旋转”,而非笼统说“跳舞”。
- 心理描写:展现内心变化,从最初的好奇、紧张,到受挫时的沮丧,再到坚持后的坚定,最后成功后的喜悦,如“看着歪扭的字迹,我急得眼眶泛红,心想难道我真的学不会吗?但看到桌上那本翻旧的字帖,我又咬牙坚持,告诉自己再试一次”。
- 语言描写:融入对话,增添趣味,比如学下棋时,“我皱着眉头问爷爷:‘这个棋子怎么走呀?’爷爷笑着回答:‘马走日,象走田,这可得记牢咯。’”
- 环境描写:烘托氛围,学游泳时,“泳池里的水波光粼粼,散发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周围人们的欢声笑语似乎在为我加油鼓劲”,侧面烘托学游泳的场景。
(四)范文赏析(10 分钟)
- 发放一篇优秀范文《我学会了滑旱冰》,让学生默读。
- 读完后,师生共同分析:
- 文章结构:开头如何引出学滑旱冰,中间怎样一步步写学习过程,结尾得到什么启示。
- 细节亮点:文中对滑旱冰动作的细致刻画,像“双脚微微分开,膝盖弯曲,身体前倾,双手紧紧抓住栏杆,像一只笨拙的小企鹅”,还有摔倒后的心理描写“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笨,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看到旁边小朋友一次次摔倒又爬起,我还是咬着牙站了起来”,突出细节描写的精彩。
- 语言特色: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如“旱冰鞋像是两个调皮的小精灵,带着我风一般滑起来”。
(五)课堂练笔(20 分钟)
- 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结合自己选定的素材,开始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语句通顺,运用所学细节描写方法。
- 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个别辅导,帮助其理清思路、补充细节;对完成较快的学生,鼓励他们检查修改,完善文章。
(六)分享点评(10 分钟)
- 挑选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 听完后,组织全班同学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进行评价,如内容是否完整、细节是否到位、语言是否流畅等,教师适时点评,给予肯定与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七)课后拓展(5 分钟)
布置作业:回家后将作文给家长欣赏,根据家长意见再次修改,然后将修改后的作文工整誊抄在作文本上,鼓励学生在今后生活中继续学习新技能,积累写作素材。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如果学生觉得自己经历平淡,没有新颖的素材可写,怎么办?
答:引导学生从日常小事中挖掘独特之处,比如学做一道家常菜,可聚焦于食材准备时的趣事,像去市场买菜与摊主讨价还价,或是烹饪时不小心把盐当成糖的尴尬瞬间;又如学整理书包,看似简单,但可以写如何合理分类书本文具,从杂乱无章到井井有条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到条理整理的重要性,以小见大,让平凡事也有闪光点。
问题 2:怎样帮助学生避免在文章中只是简单叙述过程,而缺乏情感共鸣?
答:在写法指导时强化心理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不仅要写做了什么,更要写出当时的心情、想法,例如学骑车摔倒多次,不能只写摔倒站起来继续骑,还要写摔倒时的疼痛、沮丧,心里给自己打气的画面,通过范文赏析,让学生直观感受优秀作品中情感表达的魅力,模仿借鉴,在写作练习中刻意融入情感元素,多修改打磨,逐渐提升情感共鸣能力。
教学环节 | 时间安排 | |
---|---|---|
趣味导入 | 5 分钟 | 播放学技能视频,提问引主题 |
素材启发 | 10 分钟 | 展示图片,同桌分享经历 |
写法指导 | 20 分钟 | 确定主题选材、构架、细节描写技巧 |
范文赏析 | 10 分钟 | 发放范文,师生共析 |
课堂练笔 | 20 分钟 | 学生独立写作,教师指导 |
分享点评 | 10 分钟 | 学生朗读,全员评价 |
课后拓展 | 5 分钟 | 布置修改作业,鼓励积累素材 |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