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题型分值分布是怎样的?
中级经济师考试作为我国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资格认证考试,其题型设置及分数分配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备考方向和应试策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发布的年度考试通知,中级经济师考试包含《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两个科目的题型均为客观题,但具体形式和分数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以下从科目特点、题型结构、分数分配及备考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经济基础知识》作为公共科目,内容涵盖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六个部分,知识点范围广、综合性强,该科目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总分70分;多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总分70分,单项选择题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考查考生对基础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多项选择题则要求从五个备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这类题型难度较高,需考生对知识点有精准理解和辨析能力,从分数分布来看,单选题和多选题各占50%,意味着考生需在单选题上确保正确率,同时通过多选题拉开差距。
《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则根据考生选择的专业方向(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财政税收等)分为不同专业类别,内容更侧重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该科目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总分60分;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分40分;案例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总分40分,案例分析题是《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的特色题型,题目通常以案例材料为背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回答5个小题(每小题2分),材料可能涉及图表、数据、场景描述等,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案例分析题的选项中可能存在“错误选项”“干扰项”,需考生结合专业知识和材料信息仔细甄别,且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均存在“少选得部分分”的规则(多选题少选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案例分析题少选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这要求考生在答题时需权衡风险,避免盲目追求满分。
以下是两个科目的题型及分数分配表:
| 科目名称 | 题型 | 题量 | 每题分数 | 总分 | 题型特点 |
|---|---|---|---|---|---|
| 经济基础知识 | 单项选择题 | 70 | 1 | 70 | 四选一,考查基础概念、原理,难度较低,需快速准确作答 |
| 多项选择题 | 35 | 2 | 70 | 五选二及以上,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难度较高,需精准辨析知识点 | |
| 专业知识和实务 | 单项选择题 | 60 | 1 | 60 | 四选一,侧重专业基础知识的直接应用,结合案例背景考查 |
| 多项选择题 | 20 | 2 | 40 | 五选二及以上,少选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需结合专业逻辑判断 | |
| 案例分析题 | 20 | 2 | 40 | 基于案例材料(图表、数据等)设置5个小题,每小题2分,少选得0.5分,考查综合应用能力 |
在备考策略上,考生需针对不同题型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对于《经济基础知识》的单选题,应注重知识点的广度覆盖,通过梳理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强化对基础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多选题则需重点关注易混淆知识点(如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措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等),通过对比练习提高辨析能力,对于《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单选题需结合专业特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渠道选择”、金融中的“金融市场工具”等);案例分析题是备考重点,建议考生通过历年真题熟悉案例材料的分析思路,掌握“问题定位—知识点匹配—选项筛选”的答题步骤,尤其注意材料中的关键数据、时间节点、政策背景等信息,避免脱离材料主观臆断。
需提醒考生注意考试时间分配,根据考试规则,两个科目的考试时长均为90分钟,题量较大(《经济基础知识》105题,《专业知识和实务》100题),因此合理控制答题时间至关重要,建议单选题每题不超过1分钟,多选题每题1.5分钟,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分钟,剩余时间用于检查,对于不确定的题目,可先标记并跳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再回头攻克难点。
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非滚动管理,考生需在同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两个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在备考过程中需平衡两个科目的复习时间,避免因偏科导致考试失利,通过系统梳理知识点、强化题型训练、掌握应试技巧,考生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水平,顺利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多项选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少选得部分分”规则具体如何应用?
解答:根据考试规定,多项选择题若少选(即所选选项数量少于正确选项数量),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例如正确答案为ABC,考生选AB则得1分(0.5分/项×2项),选A则得0.5分;但若多选(所选选项包含错误选项)或错选(所选选项完全错误),则该题不得分,案例分析题同样适用此规则,每个小题的少选得0.5分/项,多选或错选不得分,当考生对部分选项不确定时,建议优先选择有把握的选项,避免因多选导致整题失分。
问题2:中级经济师《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的案例分析题是否有固定的答题技巧?
解答:案例分析题虽无固定答题模板,但可通过“三步法”提高准确率:第一步“审材料”,快速浏览案例背景,圈出关键信息(如主体、数据、时间、政策等);第二步“定考点”,结合问题关键词联想相关知识点(如“企业融资困难”对应“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等考点);第三步“筛选项”,对比选项与材料及考点的一致性,优先选择直接体现材料信息的选项,对“绝对化”“夸大化”的选项保持警惕,需注意案例分析题的问题类型(如“原因分析”“措施建议”“影响判断”等),针对性组织答题逻辑,避免答非所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