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原有认知?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原有认知?

shiwaishuzidu2025年11月13日 20:10:44学习资源4

分数的再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本质属性,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理解,建立分数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所表示的含义;能正确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分数再认识的过程,发展数感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2.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的相对性,即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准备

  1. 教具:课件、不同数量的圆形纸片、方格纸、彩笔。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若干圆形纸片、方格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旧知

  1. 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图片,小明和小红都有一块相同的巧克力,小明平均分成2份,吃了其中的1份;小红把这块巧克力平均分成4份,吃了其中的1份,谁吃得多?
  2. 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1/2和1/4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同样是1份,大小却不同?
  3. 揭示课题:以前我们认识了分数,今天我们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奥秘——分数的再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 分纸片,感知分数的意义 (1)提出问题:如果有一张圆形纸片,你能表示出它的1/2吗?如果有一组圆形纸片(4个),你能表示出这组纸片的1/2吗? (2)学生操作:学生用圆形纸片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 一张纸片的1/2:对折后的一份,是1/2。
    • 4个纸片的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所以2个是这组纸片的1/2。 (4)引导比较:同样是1/2,为什么一个是半个纸片,两个是两个纸片?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2. 画一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1)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请表示出它的1/4。 (2)变式练习:如果这个正方形代表12个苹果,那么1/4是多少个苹果?如果代表24个苹果呢? (3)学生画图并计算,小组讨论交流。 (4)汇报总结:1/4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取决于整体的数量,整体越大,1/4表示的数量就越多。

  3. 说一说,深化分数的意义 (1)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如:全班人数的1/2是男生,一袋米的3/4吃了等) (2)同桌互说:用自己的话说说分数的意义。 (3)全班分享,教师补充完善:分数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 基础练习: (1)填空: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3份是这些苹果的( )。 (2)判断:把一个蛋糕分成2份,每份是1/2。( ) (3)选择:一堆桃子的1/3是5个,这堆桃子一共有( )个。 A. 5 B. 10 C. 15

  2. 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一个图形的1/4是□,请画出这个可能的原图形。 (2)思考:如果两个1/4的图形大小不同,它们整体的大小可能相同吗?为什么?

  3. 实践应用: (1)调查:调查家里一天的食物消耗,哪些可以用分数表示?(如:喝了1/2盒牛奶,吃了1/3袋大米等) (2)记录:用分数记录调查结果,并和同学分享。

(四)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 教师总结: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继续发现分数,运用分数。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1. 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 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3. 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4. 关系: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经历分数再认识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不仅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还体会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整体”的相对性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后续练习中进一步加强,应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分数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以下是教学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表格示例:

分纸片记录表

操作对象 平均分成的份数 表示的分数 具体数量 发现
一张圆形纸片 2 1/2 半个纸片 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个圆形纸片 2 1/2 2个纸片 整体不同,1/2的数量不同

基础练习反馈表

题号 答案 正确率 主要错误原因
1 90% 平均分份数理解错误
2 85% 没有强调“平均分”
3 C 80% 不会用逆运算求整体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为什么同一个分数在不同的整体中,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 解答:因为分数的本质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当整体(即“单位1”)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即使取的份数(分子)相同,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会随之变化,1/2可以表示1个苹果的一半(0.5个),也可以表示4个苹果中的2个,整体越大,1/2表示的数量就越多,这体现了分数的相对性。

问题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整体”的相对性? 解答: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不同数量的物品(如4个、8个、12个圆片),表示相同的分数(如1/4),观察并记录每份的数量,直观感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 生活实例:结合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分书本),引导学生讨论“整体”的变化对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影响。
  3. 变式练习:设计“已知部分求整体”的题目,如“一堆苹果的1/3是4个,这堆苹果有多少个?”通过逆向思维强化对整体的理解。
  4. 数形结合:用图形(如方格图、线段图)表示整体和部分,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表象,逐步抽象出分数的相对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29017.html

分享给朋友: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原有认知?” 的相关文章

一二三年级手抄报

一二三年级手抄报

一二三年级手抄报制作指南 准备工作 (一)材料收集 纸张:选择 A4 或 A3 的白纸,质地不宜过薄,以免墨水渗透。 工具:准备好铅笔、橡皮、水彩笔、彩铅、马克笔等绘画工具,以及直尺、圆规等辅助工具。 资料:根据手抄报主题,从...

烈火英雄观后感

烈火英雄观后感

烈火英雄观后感 影片背景与主题 《烈火英雄》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英雄电影,以2010年“7·16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为原型,展现了消防员在特大火灾中舍生忘死、逆火而行的英勇事迹,影片通过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

安全教育观后感

安全教育观后感

生命之盾,安全先行 在观看一系列安全教育资料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沉痛的案例,如警钟在耳畔长鸣,时刻提醒着我们:安全无小事,关乎生死,系于须臾。 交通安全:文明出行,守护生命之路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交通场景中...

编者按的格式及范文

编者按的格式及范文

编者按的格式及范文详解 编者按的含义与作用 编者按是报刊、书籍等各类出版物中,编辑人员对某一篇或某一组文章、稿件所加的评论性文字,它通常位于文章开头或结尾等显著位置,起着引导读者阅读、表明编辑态度、提示文章重点、阐述背景意义等重要作用,...

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过程中的感悟 在学习的旅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识海洋的浩瀚无垠,每一次翻开新的书本,都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定理起初让我感到困惑不已,当我静下心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深入的思考,逐渐理解了...

西游记读后感100字

西游记读后感100字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说,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不仅以其奇幻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以下是对《西游记》的读后感: 内容概括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奉唐太宗之命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