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香港照顾父母分数多少?申请条件及加分政策详解
2017年香港照顾父母分数是香港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计划中一项重要的评分机制,旨在评估申请人照顾年长父母的实际需求及家庭经济状况,以确定是否符合资格获得相关援助,这一评分体系主要围绕父母的年龄、健康状况、申请人自身的照顾能力及家庭经济资源等方面展开,体现了香港社会福利制度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导向。
2017年香港照顾父母评分的核心要素
在2017年,综援计划中的“照顾父母”评分适用于需要长期照顾年满60岁或以上父母的申请人,评分标准分为“照顾需求”和“经济资源”两大维度,具体细化为多个指标,以下是主要评分项目的详细说明:
照顾需求评分(满分100分)
这部分主要评估父母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照顾的复杂程度,分数越高说明照顾需求越大,评分标准包括:
- 年龄因素:父母年龄越大,基础分数越高,70岁至79岁父母可获得5分,80岁及以上可获得10分。
- 健康状况:根据父母的医疗证明,评估其身体残疾程度或慢性病严重性,完全无法自理(如卧床不起)且需专人协助进食、如厕的,可获得30分;部分自理困难(如行动不便需协助出行)可获得15分。
- 认知能力:若父母患有认知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症),需根据专业评估报告给予额外分数,轻度障碍10分,重度障碍20分。
- 医疗护理需求:父母需定期接受专业医疗护理(如透析、伤口护理)或使用医疗设备(如氧气机),每项可加5-10分。
经济资源评分(负分机制)
经济资源评分采用扣分方式,用于衡量申请人及家庭的负担能力,主要考量以下因素:
- 申请人收入:若申请人有工作收入,收入超过一定限额(如每月8000港元)将按比例扣分,每超过1000港元扣5分。
- 家庭资产:包括银行存款、房产(除自住外)、投资等,资产超过限额(如家庭总资产超过20万港元)将按比例扣分,每超过5万港元扣10分。
- 其他家庭成员支持:若申请人兄弟姐妹有能力分担照顾责任或提供经济支持,可减少申请人的评分负担,例如每有一位 siblings 参与分担照顾可减15分。
综援资格的判定规则
申请人需同时满足“照顾需求评分”和“经济资源评分”的综合要求,具体判定标准为:
- 总分计算:照顾需求得分减去经济资源扣分后的总分需达到60分或以上,方可被视为“有照顾需要”。
- 收入与资产限额:即使总分达标,申请人家庭月收入及总资产仍需低于综援计划规定的限额(如三口之家月收入上限约为1.2万港元,资产上限约3万港元)。
- 实地评估:社会福利署(社署)工作人员会进行家访,核实父母的实际生活状况及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文件(如医疗报告、收入证明)的真实性。
2017年评分的实践意义与调整
2017年的照顾父母评分体系相较于以往更注重“个性化评估”,例如增加了对认知障碍的专项评分,反映了香港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的应对升级,根据社署数据,2017年约有1.2万个家庭通过该评分获得综援照顾父母金,平均每月援助金额约为3500港元,有效减轻了低收入家庭的养老压力,评分机制也鼓励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照顾责任,例如通过 siblings 扣分设计,促进家庭内部的互助合作。
相关问答FAQs
Q1:如果父母住在养老院,是否还能申请照顾父母评分?
A:可以,但需满足特定条件,若父母入住政府资助的养老院,社署会根据养老院提供的护理报告评估照顾需求,评分标准与居家照顾基本一致,但申请人需提供养老院费用证明,若费用部分由政府承担,经济资源评分中的扣分额度会相应调整,若父母入住私人养老院且费用较高,需证明家庭无法承担剩余费用,方可申请差额援助。
Q2:评分中的“经济资源”是否包括申请人配偶的收入?
A:是的,申请人配偶的收入和资产均纳入经济资源评分范围,根据综援计划,夫妻双方的收入和资产合并计算,若配偶收入超过限额,将共同扣分,但若配偶因残疾或失业等原因无法工作,社署会酌情考虑其特殊情况,适当调整扣分标准,若申请人离婚且需独自承担父母照顾责任,可向社署申请“单亲家庭附加分”,提升评分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