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案如何讲透分数的意义?学生理解难怎么突破?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能正确表示具体的分数。
-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掌握分数的抽象意义。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若干,小棒,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 出示课件:分蛋糕的图片。 提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1/2) 追问:这里的“1/2”表示什么意思?(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
- 举例: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分月饼、分苹果等)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二)操作探究,理解意义
-
认识单位“1” (1)活动一:分一分 ① 学生拿出圆形纸片,折出它的1/4,并涂上颜色。 ② 展示不同的折法,提问:折法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都是把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1份) (2)活动二:摆一摆 ① 用小棒摆出1/3:把4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② 提问:这里的单位“1”是什么?(4根小棒) (3)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
概括分数的意义 (1)出示表格: | 平均分的份数 | 表示的份数 | 分数 | 意义 | |--------------|------------|------|------| | 2 | 1 | 1/2 | 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 | 4 | 1 | 1/4 | 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 | 3 | 1 | 1/3 | 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 | 4 | 3 | 3/4 | 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 | (2)讨论: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点? (3)归纳: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① 出示分数3/4,提问: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② 举例说明:5/6中,分母是6,表示平均分成6份;分子是5,表示取5份。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 基础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2)填空: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2份是( )。
- 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一堆糖果有12块,拿出它的1/3,拿出多少块? (2)讨论:为什么是拿出4块?(12块的1/3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1份是4块)
(四)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强调: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单位“1”不同,分数的意义也不同。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 单位“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 分数各部分名称:分子(取的份数)、分母(平均分的份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单位“1”的含义,但在处理“一些物体组成的单位‘1’”时,部分学生理解仍有困难,需在后续练习中加强巩固。
FAQs 问:如何区分分数中的分子和分母? 答: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写在分数线的下方;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写在分数线的上方,例如在分数3/4中,分母是4,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分子是3,表示取其中的3份。
问:单位“1”一定是物体吗? 答: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一堆苹果”“一篮鸡蛋”等都可以作为单位“1”,单位“1”的含义比“1”更广泛,它是一个可以平均分的整体。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