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分数除法精彩导入,如何设计让学生秒懂且兴趣盎然?

分数除法精彩导入,如何设计让学生秒懂且兴趣盎然?

shiwaishuzidu2025年10月08日 23:21:24学习资源4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除法是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知识点,其抽象性较强,若导入环节设计不当,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一个精彩的导入应贴近生活实际、引发认知冲突、激活已有经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然产生探究欲望,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以下结合教学实践,分享几种有效的分数除法导入方法及设计思路。

情境创设法:从生活问题切入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导入,能快速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教师可创设“分披萨”的情境:“周末,小明和小红共买了3个披萨,每人分得几个?如果4个小朋友平分这些披萨,每人分得多少?”学生很快能列出整数除法算式并解答,接着追问:“如果改成每人分得1/2个披萨,3个披萨可以分给多少人?”学生发现无法直接用整数除法解决,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实物操作的方式尝试:1个披萨可以分给2人(1÷1/2=2),3个披萨就能分给6人(3÷1/2=6),通过具体情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实际意义,为理解算理埋下伏笔。

游戏互动法:在趣味中引发思考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通过互动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分数接龙”游戏:教师说“1/2”,学生快速说出“2”;教师说“1/3”,学生说出“3”,接着提问:“为什么1/2对应2,1/3对应3?”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母恰好是与1相除的商,教师顺势引导:“如果已知一个数的1/2是3,这个数是多少?”学生逆向思考得出“3×2=6”,进而追问:“一个数除以1/2,等于这个数乘以2吗?”学生已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急于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可自然过渡到分数除法的研究中。

旧知迁移法:从整数除法过渡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复习旧知导入,可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深化,教师可先出示整数除法算式:“6÷2=3”,引导学生说出含义:“6里面有几个2?”再改写成分数形式:“6÷(1/2)=?”,提问:“6里面有几个1/2?”学生通过画图或线段图发现,6里面有12个1/2,得出“6÷1/2=12”,接着引导学生比较:“6÷2=3(6×1/2=3),6÷1/2=12(6×2=12)”,观察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关系,初步发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规律,这种导入方式不仅巩固了旧知,还为探索新算法搭建了桥梁。

问题悬念法:在质疑中激发探究

悬念是激发探究欲望的有效手段,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出示题目:“一根绳子长2米,第一次用去它的1/2,第二次用去它的1/4,还剩多少米?”学生很快解答出“2×(1-1/2-1/4)=1/2(米)”,接着追问:“如果已知这根绳子的1/2是1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学生列出“1÷1/2=2(米)”,教师继续引导:“如果绳子的1/3是2/3米,绳子长多少米?”学生尝试“(2/3)÷(1/3)=2(米)”,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逐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产生“如何快速计算分数除法”的疑问,从而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操作体验法:在动手中发现规律

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操作导入,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构建数学模型,教师让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纸,先对折一次,取其中的1/4,涂上颜色;再对折两次,取其中的1/8,涂上另一种颜色,提问:“1/4里面有几个1/8?”学生通过操作发现“1/4÷1/8=2”,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除以1/8等于乘8?”学生结合折纸过程理解:将1/4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1/8,相当于把1/4扩大8倍,这种“做中学”的方式,让抽象的算理变得直观可感,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相关问答FAQs

问:如何避免学生在分数除法导入环节出现理解偏差?
答:导入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经验,避免使用过于陌生或复杂的素材;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操作或演示机会,如画图、实物分一分等,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表象;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这样分?”“除法和乘法有什么关系?”,及时纠正错误认知,确保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意义有准确理解。

问:分数除法导入环节需要多长时间?如何把控节奏?
答:导入环节一般以3-5分钟为宜,时间过长会影响新知探究的进度,教师需根据课堂反馈灵活调整:若学生参与度高、问题生成自然,可适当延长;若出现冷场或理解困难,应及时简化问题或切换导入方式,当学生对情境问题感到困惑时,可改用更简单的分数(如1/2、1/4)进行过渡,确保大多数学生能跟上节奏,为后续学习扫清障碍。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17592.html

分享给朋友:

“分数除法精彩导入,如何设计让学生秒懂且兴趣盎然?” 的相关文章

前滚翻教案

前滚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理解其在运动中的作用,如在摔倒时可用于自我保护等,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标准的前滚翻动作,动作协调、连贯,滚动圆滑。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

三年级科学教案

三年级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知道动植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了解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 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如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等,并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

发言稿格式及范文

发言稿格式及范文

发言稿格式 (一)开场白 称呼:根据发言场合和对象,使用恰当的称呼,如“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等,顶格写,后加冒号。 问候语:一般用“大家好!”表达对听众的敬意和友好,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自我介绍...

个人自传范文

个人自传范文

我的奋斗与成长 童年时光:梦想的萌芽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却充满温暖的家庭,父母虽非达官显贵,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我撑起了一片安稳的天空,用质朴的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小时候,我性格内向,总是安静地待在角落里,观察着周围的...

俗世奇人读后感

俗世奇人读后感

《俗世奇人》读后感 奇人之“奇”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先生的代表作,以清末民初的天津卫为背景,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描绘了市井中各具绝活的奇人,书中人物如泥人张、刷子李、苏七块等,虽身处底层,却凭借一手绝技在平凡中绽放异彩,他们的“奇”不...

月亮作文

月亮作文

月亮,那夜空中的精灵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月亮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高悬于夜空之上,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辉,自古以来,它就承载着人类无数的遐想、情感与文化内涵,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月亮的形态之美 月亮的美,首先体现在它丰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