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六上分数除法思维导图怎么画?关键步骤有哪些?

六上分数除法思维导图怎么画?关键步骤有哪些?

shiwaishuzidu2025年09月26日 09:23:46学习资源42

,它建立在整数除法、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为了帮助同学们系统掌握分数除法的知识体系,以下从核心概念、计算法则、实际应用、易错点及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梳理,并结合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逻辑框架。

分数除法的核心在于理解“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与整数除法相同,分数除法也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frac{3}{4} \div 2$ 表示 $\frac{3}{4}$ 是某数的2倍,求某数,或把 $\frac{3}{4}$ 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通过直观操作(如折纸涂色)可知,$\frac{3}{4} \div 2 = \frac{3}{4} \times \frac{1}{2} = \frac{3}{8}$,这揭示了分数除法的本质——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一核心结论是整个分数除法计算的基础,后续的“一个数除以分数”“分数混合运算”等均围绕此展开。

在计算法则层面,分数除法分为三种情况: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时,用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注意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如 $\frac{5}{6} \div 3 = \frac{5}{6} \times \frac{1}{3} = \frac{5}{18}$,整数除以分数时,则用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如 $12 \div \frac{3}{4} = 12 \times \frac{4}{3} = 16$,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与整数除以分数一致,关键在于找准被除数和除数,确保“两变一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为倒数,被除数不变。$\frac{2}{5} \div \frac{3}{10} = \frac{2}{5} \times \frac{10}{3} = \frac{4}{3}$,对于带分数参与的除法,需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按上述法则计算,如 $2\frac{1}{3} \div 1\frac{3}{4} = \frac{7}{3} \div \frac{7}{4} = \frac{7}{3} \times \frac{4}{7} = \frac{4}{3}$。

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遵循与整数相同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当同级运算(乘除)同时出现时,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例如计算 $\frac{3}{5} \div \frac{1}{2} \times \frac{2}{5}$ 时,需先算 $\frac{3}{5} \div \frac{1}{2} = \frac{3}{5} \times 2 = \frac{6}{5}$,再算 $\frac{6}{5} \times \frac{2}{5} = \frac{12}{25}$,若含有括号,如 $\left( \frac{1}{2} - \frac{1}{3} \right) \div \frac{1}{6}$,则先算括号内的减法 $\frac{1}{2} - \frac{1}{3} = \frac{1}{6}$,再算除法 $\frac{1}{6} \div \frac{1}{6} = 1$,运算过程中,可利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如连除可以转化为连续乘以除数的倒数,或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调整运算顺序,$\frac{5}{8} \div \frac{1}{4} \div \frac{1}{2} = \frac{5}{8} \times 4 \times 2 = \frac{5}{8} \times (4 \times 2) = 5$。

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涉及三类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差)倍问题;工程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最典型的应用,这类问题的特点是单位“1”未知,可用方程或除法解决。“一堆煤的 $\frac{2}{5}$ 是12吨,这堆煤有多少吨?” 设单位“1”为 $x$ 吨,列方程 $\frac{2}{5}x = 12$,解得 $x = 30$;或直接用除法 $12 \div \frac{2}{5} = 30$(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判断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未知则用方程或除法,和(差)倍问题如“男生比女生多 $\frac{1}{4}$,女生有20人,男生有多少人?”,需明确“女生人数”为单位“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1 + \frac{1}{4} = \frac{5}{4}$,列式 $20 \times \frac{5}{4} = 25$(人),工程问题中,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如“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完成?”,甲队效率为 $\frac{1}{10}$,乙队效率为 $\frac{1}{15}$,合作效率为 $\frac{1}{10} + \frac{1}{15} = \frac{1}{6}$,所需时间 $1 \div \frac{1}{6} = 6$(天)。

以下是分数除法知识点的结构梳理表,便于对比记忆:

知识模块 典型例题
意义与算理 除法的意义(已知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分数除以整数的直观理解(平均分) $\frac{3}{4} \div 2$ 表示把 $\frac{3}{4}$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frac{3}{8}$
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带分数化假分数 $\frac{2}{5} \div \frac{3}{10} = \frac{2}{5} \times \frac{10}{3} = \frac{4}{3}$
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从左到右);运算定律的应用 $\left( \frac{1}{2} - \frac{1}{3} \right) \div \frac{1}{6} = \frac{1}{6} \times 6 = 1$
实际应用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差)倍问题;工程问题 一堆煤的 $\frac{2}{5}$ 是12吨,求这堆煤的总量:$12 \div \frac{2}{5} = 30$(吨)

学习分数除法时,同学们常在以下方面出错:一是“倒数”概念混淆,误将 $\frac{2}{3}$ 的倒数写成 $\frac{3}{2}$ 以外的形式,或忘记“0没有倒数”;二是运算顺序错误,如计算 $\frac{1}{2} \div \frac{1}{3} \times \frac{1}{4}$ 时,先算 $\frac{1}{3} \times \frac{1}{4}$,忽略了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规则;三是单位“1”判断失误,在“甲比乙多 $\frac{1}{5}$”的问题中,误将“甲”当作单位“1”;四是结果未化简,如 $\frac{4}{8}$ 未化成 $\frac{1}{2}$,针对这些问题,需通过专项练习强化算理理解,如借助线段图分析单位“1”,通过对比练习明确运算顺序,养成计算后检查结果的习惯。

分数除法的思维导图可构建为以“分数除法”为中心的核心,一级分支包括“意义与算理”“计算法则”“混合运算”“实际应用”“易错点与技巧”,每个一级分支下再细分二级知识点,计算法则”下分为“分数÷整数”“整数÷分数”“分数÷分数”“带分数除法”,二级知识点下可补充具体例题和注意事项,这样的结构化梳理能帮助同学们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系统,便于复习时快速定位重点,理解各知识点间的逻辑联系。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快速判断分数除法应用题中单位“1”的量?
解答:判断单位“1”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通常情况下,题目中“的”字前面的量、比/是/占等字后面的量、或“谁”的几分之几中的“谁”,即为单位“1”,男生人数的 $\frac{3}{4}$ 是女生人数”中,“男生人数”是单位“1”;“比全班人数多 $\frac{1}{6}$”中,“全班人数”是单位“1”,若单位“1”未知,则用方程或除法(已知部分求整体)解决。

问题2:分数除法混合运算中,如何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
解答:分数除法混合运算中,可通过以下方式简化计算:① 连除转化为连乘,如 $\frac{3}{4} \div \frac{1}{2} \div \frac{1}{3} = \frac{3}{4} \times 2 \times 3$;② 乘除混合时调整运算顺序,如 $\frac{2}{5} \times \frac{3}{4} \div \frac{3}{5} = \frac{2}{5} \times \frac{3}{4} \times \frac{5}{3} = \frac{2}{5} \times \frac{5}{3} \times \frac{3}{4}$(利用乘法交换律);③ 利用除法的性质,如 $\frac{5}{6} \div \left( \frac{1}{2} \div \frac{2}{3} \right) = \frac{5}{6} \div \frac{1}{2} \times \frac{2}{3}$,核心是观察数据特点,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后,通过约分简化计算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14069.html

分享给朋友:

“六上分数除法思维导图怎么画?关键步骤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常...

大班安全教案

大班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责任心。 教学重难点...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了解其外形特征、颜色和味道。 让幼儿知道水果对身体有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技能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能够仔细观察水果的细节...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奇妙的想象之旅 梦想成真:会飞的房子 在我心中,一直有个奇妙的梦想——拥有一座会飞的房子,这座房子可不一般,它的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彩色气球,墙壁是透明且坚韧的特殊材料,能让屋里的人看到外面的风景,又不怕风雨侵袭。 房子的屋顶上有一大片闪...

狮子王观后感

狮子王观后感

《狮子王》观后感 剧情回顾与角色分析 《狮子王》作为一部经典的动画电影,讲述了小狮子辛巴从懵懂无知到勇敢担当,最终成为草原之王的故事,影片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角色和情节,展现了勇气、责任、友谊和成长的主题。 辛巴:作为主角,辛巴的...

让世界充满爱 观后感

让世界充满爱 观后感

血脉相连的赤子情怀 演讲中,邹越通过非洲运动员的故事,深刻诠释了爱国精神,这位黑人选手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遭人暗算受伤,却仍坚持爬向终点,用鲜血诠释对祖国的热爱,这一场景令人热泪盈眶,也让我反思自己对祖国的情感是否仅停留在口号中,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