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享发现 > 一不的成语

一不的成语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20日 03:58:36分享发现68

是一些常见的“一不”成语及相关解释:

序号 成语 释义 出处
1 一不做,二不休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性做到底。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2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少数敌不过多数。
3 一不扭众 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4 说一不二 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5 划一不二 指按照定价卖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
6 纯一不杂 纯:纯粹;一:单一;杂:驳杂,不纯洁,形容纯粹、单一,没有杂质。
7 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8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9 一字不易 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10 一字不苟 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11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12 一言不发 一句话也不说。
13 一蟹不如一蟹 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14 一物不知 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15 一卧不起 指一生病就没有好转。
16 一文不值 指毫无价值。
17 一文不名 一个钱都没有。
18 一丝不紊 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
19 一事不知 比喻知识尚有欠缺,同“一物不知”。
20 一山不藏二虎 比喻两人不能相容。
21 一去不复返 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22 一窍不通 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23 一钱不值 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24 一钱不名 指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25 一瞑不视 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26 一毛不拔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27 一孔不达 指一窍不通。
28 一客不烦二主 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29 一蹶不振 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30 一介不取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31 一脚不移 借喻坚定不移。
32 一毫不染 指一尘不染。
33 一毫不苟 指十分认真,一丝不苟。
34 一毫不差 指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35 一动不如一静 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6 一定不易 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37 一丁不识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38 一代不如一代 代:父子相继为一代,一代比一代差。
39 一成不变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40 一尘不缁 犹一尘不染,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41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42 一个巴掌拍不响 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

这些成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人的智慧,也为现代汉语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使用这些成语时,可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FAQs

“一不做,二不休”这个成语可以用在什么情境下?

答:“一不做,二不休”这个成语通常用在描述一个人在开始做某件事情后,决定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的情境下,它强调了一种决心和毅力,即一旦开始了就要全力以赴,直到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已经开始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一定要把它完成”。

“一窍不通”和“一无所知”有什么区别?

答:“一窍不通”和“一无所知”都是形容对某事物完全不了解的成语,但它们之间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一窍不通”更侧重于形容对某一领域或方面的知识完全不懂,强调的是“不通”,即无法理解或掌握该领域的知识,而“一无所知”则更广泛地形容对某事物没有任何了解或知识,强调的是“不知”,即对该事物一无所知。“一窍不通”更常用于形容对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缺乏,而“一无所知”则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fenxiangfaxian/6809.html

标签: 语言文化
分享给朋友:

“一不的成语” 的相关文章

空的成语

空的成语

汉语的丰富词汇中,与“空”字相关的成语数量众多,它们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内涵,描绘了各种情境和状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空”字的成语及其详细解释: 序号 成语 释义 出处 1 空城计 旧小说中...

春天的成语

春天的成语

,这个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自古以来就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留下了众多描绘其美景与神韵的成语,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描写春天的成语及其解释: 成语 解释 春暖花开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公用毛巾打一成语

公用毛巾打一成语

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谜语,它们以巧妙的方式考验着我们的思维和联想能力,我们就来探讨一个有趣的谜语——“公用毛巾打一成语”,这个谜语不仅生动有趣,而且结合了汉字的多义性和成语的丰富内涵,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黑夜里摘黄瓜 不分老嫩

黑夜里摘黄瓜 不分老嫩

生活的广袤画卷中,有许多歇后语如同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智慧和诙谐的表达,为我们的言语世界增添了别样的色彩。“黑夜里摘黄瓜——不分老嫩”便是其中颇具深意的一句。 这句歇后语描绘了这样一个生动的场景:在漆黑的夜晚,光线不足,视野受限,此时去采...

竹笋出土 节节高

竹笋出土 节节高

笋出土 —— 节节高,这句歇后语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深刻的内涵,在生活、学习以及事业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生动的体现。 竹笋的生长特性与“节节高”的本意 竹笋是竹子的幼芽,通常在春季破土而出,它在出土后,会以惊人的速度向上生长,而且其生长方式是...

丈二和尚 摸不着头脑

丈二和尚 摸不着头脑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句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面对复杂或突如其来的情况时,感到困惑不解、无从下手的心理状态,以下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来源与字面含义 “丈二和尚”中的“丈二”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丈约等于3.33米,丈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