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狐社鼠成语
狐社鼠,是一个充满深意的汉语成语,它源自古代文献,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智慧,以下是对“城狐社鼠”成语的详细解析:
项目 | 详情 |
---|---|
拼音 | chéng hú shè shǔ |
注音 | |
结构 | 联合式 |
用法 | 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近义词 | 仗势欺人、狗仗人势 |
反义词 | 正直无私、刚正不阿 |
成语出处与原文
“城狐社鼠”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和《说苑·卷一一·善说》。《晏子春秋》中的原文为:“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社庙中的老鼠因有所依托而难以被清除的情景。《说苑》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且夫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熏也;臣未尝见稷狐见攻,社鼠见熏,何则?所托者然也。”
成语故事
“城狐社鼠”的故事与东晋时期的王敦和谢鲲有关,王敦是东晋的大将,他意图反叛朝廷,便找借口说刘隗奸邪,危害国家,必须清除这个“君侧之恶”,他向部下谢鲲征求意见,谢鲲却反对说:“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意思是刘隗虽然是个祸害,但他就像藏在城墙里的狐狸、躲在神庙里的老鼠一样,因为有城墙和神庙的庇护,难以直接铲除,谢鲲的话提醒王敦要慎重考虑,但王敦最终还是起兵反叛,结果失败。
成语寓意与启示
“城狐社鼠”这个成语通过比喻依仗权势作恶的小人,揭示了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有些人因为背后有强大的势力支撑,即使作恶多端也难以被及时清除,这提醒人们,在面对这类问题时,需要更加谨慎和智慧,不能盲目行动,以免损害到更大的利益,也警示那些依仗权势作恶的人,虽然暂时可能逃脱惩罚,但终究难逃法网,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成语运用与例句
在句子中,“城狐社鼠”通常用作宾语或定语,含贬义。
- “以事论,则现在的教育界中实无豺虎,但有些城狐社鼠之流,那是当然不能免的。”(鲁迅《华盖集·“公理”的把戏》)
- “这个人是个城狐社鼠之辈,总想讹诈别人,但看到别人怒目横眉,就装出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
这些例句都生动地体现了“城狐社鼠”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相关问答FAQs
问1:成语“城狐社鼠”中的“社”是什么意思?
答:在成语“城狐社鼠”中,“社”指的是古时祭土地神的庙宇,即土地庙,这个成语通过比喻城墙上的狐狸和土地庙里的老鼠,来形容那些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问2:除了“城狐社鼠”,还有哪些类似的成语表示依仗权势作恶?
答:除了“城狐社鼠”外,还有“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等成语也表示依仗别人的势力胡作非为、欺压人的意思,这些成语都揭示了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有些人因为背后有强大的势力支撑,便肆意妄为,不顾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