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的四字成语
汉语的丰富词汇中,以“室”字为组成部分的四字成语众多,它们或描绘场景,或抒发情感,或蕴含哲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室”字的四字成语及其详细解释: | 成语 | 释义 | 出处 | | --| --| --| | 登堂入室 |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 《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 引狼入室 |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结果给自己带来灾祸。 |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的蚰蜒钻耳朵。” | | 室迩人遐 | 形容房屋虽然近在眼前,但屋主人却离得远,或指房屋空置,主人不在。 | 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室迩人遐,空欲心期而不能语。” | | 安室利处 | 指安全便利的居所。 | 《庄子·徐无鬼》:“宾且复,不忧贫,安室利处。” | | 十室九空 | 形容因灾祸、战乱等导致大量人口死亡或逃亡,使许多家庭空无人烟。 | 晋·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不见干戈之象,而十室九空。” | | 同室操戈 | 指自家人动刀枪,比喻内部争斗。 | 《后汉书·郑玄传》:“康成(郑玄)入关,因逃难,与同行,共舆而前,其一人与玄相失,操戈拟之,玄叱曰:‘子非吾友也,何得相攻?’” | | 暗室逢灯 |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着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 | 宜室宜家 |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 空室清野 | 指在对敌斗争时,将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以致陷入困境。 |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 | 金城石室 | 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或安全的居所。 | 汉·陆贾《新语·至德》:“天下雷同,人无异志,延颈举踵,咸知所乡,则金城石室,长寿万年。” | | 穷巷陋室 | 指僻陋狭小的住处。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然尝闻贤士所在贫贱,蓬户瓮牖,穷巷陋室。” | | 富室大家 | 指富贵人家。 | 《晋书·阎缵传》:“其家乃山居,有馆宇,富室大家。” | | 豪门巨室 | 指富贵显赫的家族或人家。 | 《晋书·阎缵传》:“又勒梓宫龙輴及亲魂车,皆雕饰豪华,穷丽奇巧,珠璧炫耀于日月,绫绮纷披于云汉,自皇姬及从嫔御以下,皆加重袭,竞逞珍丽,不足者科敛杂出,故倾国莫不震惧。” | | 尽室以行 | 指全家都跟随前往某地。 | 《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君之治命,余是以报。’既而问焉,遂召魏武子,而反其室焉。” | | 筑室反耕 | 指建筑房屋并耕种土地,表示安居乐业。 | 《尚书·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若作和羹,惟其盐梅。” | | 椿庭萱室 | 指父母居住的地方,也用来代称父母。 | 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咱家老爷奶奶都哭得死了,你怎生不早来家?俺小姐都这样了,还说什么椿庭萱室!” | | 兰芷之室 | 指芳香四溢的居室,比喻良好的环境。 | 《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 椒房兰室 | 指皇后所住的宫殿,也泛指贵妇人的住所。 | 《史记·外戚世家》:“窦皇后亲蚤崩,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皇太后父为吕公,封太后兄周吕侯为建成侯。” | | 石室金匮 | 指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 《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 | 钟室之祸 | 指因罪过而被囚禁的灾祸。 |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政十年,嫪毐作乱于咸阳宫,旋被发觉,车裂以徇,灭其三族。” | | 拜恩私室 | 指在私人家中拜谢恩情。 | 《后汉书·杨震传》:“震孤贫好学,明经博览,无不教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 | 茅室蓬户 | 指简陋的住房。 | 《后汉书·梁鸿传》:“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 | | 骈门连室 | 指门户相连,形容住宅众多且密集。 | 《后汉书·仲长统传》:“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腴兼倍,奴仆千数。” | | 瑶台琼室 | 指华丽的楼台和宫殿。 | 《楚辞·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轩周廊,步闲些;荆吴郑卫之声,韶濩武象之乐,极耳目之娱。” | | 一室生春 | 指一间屋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 室怒市色 | 指在家里受气,到外面给人脸色看。 | 《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 | | 不安其室 | 指妻子有外遇或不安心于家庭生活。 | 《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 | 不欺暗室 | 指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坏事,形容为人光明磊落。 | 《汉书·邹阳传》:“故秦穆公任之,遂霸西戎;孝公用之,乃并诸侯,此二人者,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哉?” | | 掘室求鼠 | 比喻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 《淮南子·说山训》:“坏塘以为陂,决渎以为渊,鱼鳖无所隐其躯,而蚊虻因归制其处。” | | 冥室椟棺 | 指阴暗的房间和封闭的棺材,比喻闭塞的环境。 | 《后汉书·独行列传·范冉》:“遭母丧,以至孝称,服阕,慨然叹曰:‘使棺柩见日,死亦何恨!’遂推棺自近。” | | 王室如毁 | 指国家衰败,如同被毁坏的房屋。 | 《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 | 万室之邑 | 指人口众多的城市。 |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 | | 筑室谋道 | 指营造住宅时考虑如何遵循正道。 | 《尚书·说命上》:“迟任有言曰:‘有备无患。’言备者,国之重也。” | | 尽室以行 | 指全家都跟随前往某地。 | 《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君之治命,余是以报。’既而问焉,遂召魏武子,而反其室焉。” | | 穷巷陋室 | 指僻陋狭小的住处。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然尝闻贤士所在贫贱,蓬户瓮牖,穷巷陋室。” | | 富室大家 | 指富贵人家。 | 《晋书·阎缵传》:“其家乃山居,有馆宇,富室大家。” | | 豪门巨室 | 指富贵显赫的家族或人家。 | 《晋书·阎缵传》:“又勒梓宫龙輴及亲魂车,皆雕饰豪华,穷丽奇巧,珠璧炫耀于日月,绫绮纷披于云汉,自皇姬及从嫔御以下,皆加重袭,竞逞珍丽,不足者科敛杂出,故倾国莫不震惧。” | | 尽室以行 | 指全家都跟随前往某地。 | 《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君之治命,余是以报。’既而问焉,遂召魏武子,而反其室焉。” | | 筑室反耕 | 指建筑房屋并耕种土地,表示安居乐业。 | 《尚书·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若作和羹,惟其盐梅。” | | 椿庭萱室 | 指父母居住的地方,也用来代称父母。 | 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咱家老爷奶奶都哭得死了,你怎生不早来家?俺小姐都这样了,还说什么椿庭萱室!” | | 兰芷之室 | 指芳香四溢的居室,比喻良好的环境。 | 《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 椒房兰室 | 指皇后所住的宫殿,也泛指贵妇人的住所。 | 《史记·外戚世家》:“窦皇后亲蚤崩,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皇太后父为吕公,封太后兄周吕侯为建成侯。” | | 石室金匮 | 指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 《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 | 钟室之祸 | 指因罪过而被囚禁的灾祸。 |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政十年,嫪毐作乱于咸阳宫,旋被发觉,车裂以徇,灭其三族。” | | 拜恩私室 | 指在私人家中拜谢恩情。 | 《后汉书·杨震传》:“震孤贫好学,明经博览,无不教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 | 茅室蓬户 | 指简陋的住房。 | 《后汉书·梁鸿传》:“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 | | 骈门连室 | 指门户相连,形容住宅众多且密集。 | 《后汉书·仲长统传》:“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腴兼倍,奴仆千数。” | | 瑶台琼室 | 指华丽的楼台和宫殿。 | 《楚辞·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轩周廊,步闲些;荆吴郑卫之声,韶濩武象之乐,极耳目之娱。” | | 一室生春 | 指一间屋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 室怒市色 | 指在家里受气,到外面给人脸色看。 | 《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 | | 不安其室 | 指妻子有外遇或不安心于家庭生活。 | 《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 | 不欺暗室 | 指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坏事,形容为人光明磊落。 | 《汉书·邹阳传》:“故秦穆公任之,遂霸西戎;孝公用之,乃并诸侯,此二人者,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哉?” | | 掘室求鼠 | 比喻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 《淮南子·说山训》:“坏塘以为陂,决渎以为渊,鱼鳖无所隐其躯,而蚊虻因归制其处。” | | 冥室椟棺 | 指阴暗的房间和封闭的棺材,比喻闭塞的环境。 | 《后汉书·独行列传·范冉》:“遭母丧,以至孝称,服阕,慨然叹曰:‘使棺柩见日,死亦何恨!’遂推棺自近。” | | 王室如毁 | 指国家衰败,如同被毁坏的房屋。 | 《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 | 万室之邑 | 指人口众多的城市。 |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 | | 筑室谋道 | 指营造住宅时考虑如何遵循正道。 | 《尚书·说命上》:“迟任有言曰:‘有备无患。’言备者,国之重也。” |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深刻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智慧和道德观念,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些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FAQs
Q1: 成语“登堂入室”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A1: “登堂入室”原意是指进入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现在多用于形容在学习或技艺方面逐渐深入,达到高深的境界。
Q2: “引狼入室”这个成语有什么寓意? A2: “引狼入室”字面意思是把狼招引进来,让它住在房间里,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结果给自己带来了灾祸,这个成语告诫人们要警惕敌人或不良分子的诱惑和欺骗,不要轻易相信和接纳他们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