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字成语
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成语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八个字成语更是以其独特的韵律和精炼的表述,成为语言中的璀璨明珠,它们或描绘自然景象,或阐述人生哲理,或归纳历史经验,以短短八字,便能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远的智慧。
成语 | 释义 | 出处 | 例句 |
---|---|---|---|
破釜沉舟 | 比喻不留退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 《史记·项羽本纪》 | 战士们破釜沉舟,终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
完璧归赵 | 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他信守承诺,将借阅的书籍完璧归赵 |
程门立雪 |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和学者 | 《宋史·杨时传》 | 同学们为了请教问题,在老师门前程门立雪 |
画龙点睛 |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 这篇论文观点鲜明,尤其是结尾处画龙点睛,让人印象深刻 |
叶公好龙 | 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甚至惧怕它 | 汉·刘向《新序·杂事》 | 他表面上喜欢绘画,可真正让他执笔时,却叶公好龙,不敢下手 |
杞人忧天 | 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 | 《列子·天瑞》 | 他总是杞人忧天,担心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
守株待兔 | 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 《韩非子·五蠹》 | 我们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动去寻找机会 |
滥竽充数 |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 《韩非子·内储说上》 | 在这次音乐比赛中,他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
杯弓蛇影 |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 | 他自从那次生病后,总是杯弓蛇影,对自己的身体过度担忧 |
鞍前马后 | 泛指追随某人左右,为其效劳 | 《红楼梦》第十四回 | 他在领导鞍前马后工作多年,深得信任 |
班门弄斧 |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 在这位专家面前,我不敢班门弄斧,只能虚心求教 |
草木皆兵 | 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时,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稍有风吹草动,便以为是敌人 | 《晋书·苻坚载记》 | 战败后的士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惶恐不安 |
围魏救赵 | 原指战国时期齐军通过围攻魏国来迫使魏军撤回,从而解救赵国的战术,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警方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成功解救了被劫持的人质 |
望梅止渴 | 比喻用空想或假象来安慰自己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 在这艰难的时刻,他只能望梅止渴,憧憬着未来的美好 |
四面楚歌 |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 《史记·项羽本纪》 | 公司如今面临困境,几乎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 |
老骥伏枥 |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现在常用来形容退休的老同志仍然关心国家大事,还想再为社会贡献余热 |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 这位老教授老骥伏枥,依然致力于学术研究 |
曲高和寡 | 意思是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含讽刺意味,也比喻话语或作品等难度太高,一般人无法理解或接受 |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 他的艺术作品太过深奥,往往曲高和寡,难以被大众广泛欣赏 |
负荆请罪 |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便负荆请罪,得到了对方的谅解 |
乐极生悲 |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常与“否极泰来”连用,形容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史记·滑稽列传》 | 他在生日宴会上玩得不亦乐乎,结果却乐极生悲,不小心受伤了 |
讳疾忌医 | 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比喻对自身问题不想解决,更不愿他人帮忙解决,常与“知错不改”连用,强调对错误的回避态度 | 《韩非子·喻老》 | 他对别人的批评充耳不闻,讳疾忌医,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
螳臂当车 | 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常与“自不量力”连用,强调不自量力的行为 | 《庄子·人间世》 | 他不自量力,妄图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团队,简直是螳臂当车 |
瓜田李下 |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常与“避嫌”连用,提醒人们注意避免处于可能引起嫌疑的境地 | 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为了避免误会,他特意避开瓜田李下之地 |
高屋建瓴 | 意思是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对问题阐述清楚到位,也指对文学作品的深刻见解和高度概括,常与“势如破竹”连用,形容做事或论述问题时的气势和效果 | 《史记·高祖本纪》 | 他的演讲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
刚愎自用 | 意思是十分固执自负,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常与“独断专行”连用,形容人性格上的顽固和自我中心,不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一意孤行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他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最终导致了项目的失败 |
休戚与共 | 意思是彼此之间的幸福和祸患都共同承受,形容同甘共苦,常与“患难与共”连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在困难时刻的相互支持和共同承担,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紧密的关系 | 《国语·周语下》 | 他们夫妻俩休戚与共,携手走过了许多艰难岁月 |
夜郎自大 | 意思是夜郎国王自认为其国家巨大,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常与“目中无人”连用,形容那些眼界狭窄、见识短浅却又自以为是的人,他们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对外界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尊重 | 《史记·西南夷列传》 | 他取得一点成绩就夜郎自大,目中无人,实在令人反感 |
开诚布公 | 意思是敞开胸怀,表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常与“推心置腹”连用,强调在人际交往中真诚相待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坦诚沟通来建立信任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 | 双方开诚布公地交流了想法,消除了之前的误会 |
赴汤蹈火 | 意思是奔向沸水,踩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常与“在所不辞”连用,表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愿意为了某个目标或某人付出一切代价,哪怕是面对极其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也不退缩 | 《汉书·晁错传》 | 战士们纷纷表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防微杜渐 | 意思是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下去,常与“未雨绸缪”连用,强调预防为主,注重细节,善于发现并处理小问题以防止其演变成大问题的智慧和态度 | 《后汉书·丁鸿传》 | 我们要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的小失误,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
这些八个字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智慧,它们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又似一把把钥匙,开启我们理解世界的大门,在日常生活中恰当运用这些成语,能够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也能让我们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