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无术成语
不学无术”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项目 | 详情 |
---|---|
拼音 | bù xué wú shù |
含义 |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多用于形容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
出处 | 最早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不学无术”。 |
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人无学术、没本事。 |
近义词 |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等。 |
反义词 |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等。 |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名将霍去病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霍光,霍去病征讨匈奴胜利后回到家,将霍光带到京都,将他安置在军营中,两年后,霍去病去世,霍光被任命为奉车都尉,负责保护汉武帝的安全,霍光为人小心谨慎,遵守礼法,他跟随汉武帝身边,从没出过差错,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去世前,将汉昭帝刘弗陵托付给霍光等人,让他们共同辅佐朝政,汉昭帝死后,他又先后迎立刘贺、刘询做皇帝,霍光手中握有朝政大权,为汉朝的安定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汉宣帝即位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想把小女儿立为皇后,进一步巩固霍光在朝廷的势力,宣帝执意要立许氏为皇后,霍显买通女医官毒死了许皇后,许皇后死后,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霍光死后,汉宣帝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葬礼,汉宣帝立许皇后在民间生的儿子刘奭为太子,霍显派人下毒手未能成功,霍家准备发动政变,没想到走漏了风声,遭到灭门之灾,班固在评论霍光时说:“他拥立昭帝、宣帝,对汉朝的贡献很大,即使周公、伊尹那样的人,也不能超越他,然而霍光不师法古人,没有策略,不明大理,庇护妻子的邪恶阴谋,立女儿为皇后,沉溺于权力之中,而导致了覆灭的灾祸,他死后才三年,家族就被诛灭,真是可悲啊。”
寓意及启示
霍光的“不学无术”指的是没有策略,不明大理,沉溺于权力之中,而导致了家族的覆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学无术不会有霍光如此严重的后果,但是无论是哪行哪业的人,想要立足社会皆需要一技之长,而这必须通过为学读书来达成,为学之道,即安身立命之根本,若不想碌碌无为了此一生,须对此有清醒的认知,古语说:“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成语告诉人们,安身立命,存活于世,必须要学得一技之长,生存的才能才是获取谋生的资本,不可不学无术虚度余生。
例句
-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五六回:“此时制台正想振作有为,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不学无术中的“术”是什么意思?
答:不学无术中的“术”指的是技术、技艺,也可理解为方法、办法等。
问题2:不学无术这个成语在日常使用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不学无术是贬义词,在使用时通常用于批评或描述那些没有学问、缺乏能力的人,一般作谓语、定语,他可不学无术,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呢”“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