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教案
教学目标
- 身体素质发展: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锻炼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如跑、跳、投掷、攀爬等,提升身体协调性、灵活性与平衡能力,增强体能。
- 运动技能培养: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例如正确跑步姿势、跳绳方法、球类简单规则,为日后深入学习体育专项技能奠基。
- 健康习惯养成:在课程中渗透健康知识,让幼儿了解运动前后热身、放松的重要性,培养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定期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
- 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组织团队体育游戏,使幼儿学会在合作中完成任务,体会团队力量;同时适当引入竞赛环节,引导幼儿正确看待输赢,培养竞争意识。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多种体育基础动作的规范练习,像立定跳远时双脚起跳、用力蹬地,跑步时手臂摆动与步伐配合。
- 体育游戏规则的讲解与践行,确保每个幼儿理解并能在游戏中遵守,保障游戏顺利开展。
- 难点
- 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 引导幼儿在竞技情境下控制情绪,胜不骄、败不馁,将竞争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
教学方法
-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标准体育动作,从准备姿势到动作执行,配合简洁语言讲解,让幼儿直观看到动作过程,建立正确动作表象。
- 游戏法:设计趣味体育游戏,将跑、跳、投等技能融入游戏环节,如“接力拼图赛”(接力跑步传递拼图碎片),激发幼儿参与热情,让幼儿在玩乐中练习技能。
- 情境教学法:创设故事情境,如“森林运动会”,幼儿扮演小动物参与各项运动项目,增加活动趣味性,提升幼儿代入感,加深对体育活动印象。
- 小组竞赛法:把幼儿分组,开展小组间竞赛,培养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赛后组织讨论反思,强化幼儿对体育活动认知。
教学准备
- 场地布置:宽敞户外操场,划分不同区域,如跑步区、跳跃区、投掷区、游戏竞赛区,用彩色胶带标记界限,确保空间充足、安全。
- 器材准备:足量跳绳、篮球、足球、软式飞盘、小型跨栏、平衡木、沙包、拔河绳;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指令;急救包以防意外。
- 知识储备:教师提前熟悉各类体育项目规则、教学要点,准备好生动讲解词,了解幼儿前期体育学习情况,便于分层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5 分钟)
- 集合整队:幼儿在操场指定位置集合,教师观察幼儿精神状态,检查服装、鞋子是否适合运动,整理队伍,要求幼儿立正站好,双手自然下垂,抬头挺胸,培养良好军姿习惯。
- 师生问候:教师面带微笑,向幼儿问好:“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体育课堂,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启一场超有趣的运动之旅,你们准备好了吗?”激发幼儿参与热情,幼儿齐声回应问好。
- 热身活动:伴随动感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热身,包括头部转动、肩部环绕、扩胸运动、体转运动、弓步压腿、手腕脚踝关节活动,每个动作重复 4 8 次,充分活动身体关节,预防运动损伤,为后续激烈运动做准备。
(二)基本部分(25 分钟)
技能学习(10 分钟)
- 跳绳练习:教师手持跳绳,示范跳绳正确姿势,双脚并拢微微跳起,手腕灵活摇绳,绳子从脚下穿过,先让幼儿空手模仿练习,感受手腕抖动节奏;再分发跳绳,幼儿尝试单人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姿势,如提醒脚尖落地、别跳太高,辅助胆小幼儿克服心理障碍,从慢跳开始建立信心,练习 3 5 分钟。
- 立定跳远:教师在沙坑前演示立定跳远动作,双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膝盖微屈,起跳时蹬地有力,落地时屈膝缓冲,幼儿排队依次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幼儿起跳、腾空、落地环节,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幼儿尝试跳出更远距离,强调安全,防止摔倒受伤,练习 3 5 分钟。
体育游戏(15 分钟)
- “穿越火线”:利用彩色胶带在操场地面布置模拟战场,设置多条“战壕”(用低矮障碍物代表)、“封锁线”(挂有铃铛的绳索),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需依次通过匍匐前进穿越“战壕”、低头弯腰避开铃铛穿过“封锁线”,最先全员到达终点小组获胜,游戏过程中,教师强调规则,鼓励幼儿相互帮助、提醒,培养团队协作与应变能力,游戏进行 2 3 轮。
- “投篮小能手”:在篮球场设置多个投篮点,每个点放置若干篮球,幼儿分组站在指定位置,轮流投篮,比一比哪组在规定时间内投进数量最多,教师示范投篮姿势,教导幼儿用手掌托球、手指拨球,瞄准篮筐投篮,引导幼儿观察同伴投篮技巧,互相学习,游戏结束后归纳经验,表扬表现突出幼儿。
(三)结束部分(5 分钟)
- 放松活动:幼儿围坐成圈,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深呼吸放松,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重复 3 5 次;接着进行全身肌肉放松,从头部开始,轻轻拍打、揉捏肩膀、手臂、腿部肌肉,舒缓身体疲劳,同时播放轻柔音乐,营造轻松氛围。
- 课堂归纳: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跳绳、立定跳远技能及“穿越火线”“投篮小能手”游戏,表扬幼儿努力与进步,鼓励大家课后继续练习;询问幼儿是否有身体不适,关注幼儿健康状态,强化运动安全意识。
- 收拾器材:培养幼儿责任感,组织幼儿一起回收体育器材,整理归位,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结束本次体育课程。
教学延伸
- 家园共育:布置亲子体育作业,如周末家长陪幼儿跳绳比赛、户外散步时练习立定跳远,增进亲子关系,巩固幼儿体育技能,家长记录幼儿成长瞬间,反馈给教师。
- 区域活动拓展:在幼儿园体育区域投放更多体育材料,如毽子、陀螺、高跷,供幼儿自由活动时间探索练习,挖掘幼儿体育潜能,丰富体育体验。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大班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解答:大班幼儿注意力易分散,教学中可采用多样化、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吸引幼儿,缩短单一技能讲解示范时间,控制在 3 5 分钟,快速切入实践练习;设计多变体育游戏,每隔 5 8 分钟切换游戏环节或增加新挑战,如改变“穿越火线”路线难度、提高“投篮小能手”计时要求;教师全程用夸张表情、生动语言互动,及时表扬专注幼儿,树立榜样,引导其他幼儿效仿,提升整体注意力。
问题 2:如何确保大班体育活动中幼儿的安全? 解答:活动前,全面检查场地设施,清除尖锐物、修复破损器材;根据幼儿体能、技能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难度,避免过度挑战致伤,活动中,教师密切关注幼儿动作,尤其是攀爬、跳跃高风险项目,提前做好防护示范,如正确落地姿势;合理分组,按幼儿能力搭配,强带弱,互帮互助;随时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不推挤、不打闹;现场配备急救包,教师掌握基本急救知识,一旦受伤,迅速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