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骆驼祥子手抄报初一

骆驼祥子手抄报初一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15日 05:49:44学习资源49

作者简介

信息类别
姓名 老舍(本名舒庆春)
生平 1899年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924年赴英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开启创作生涯,归国后执教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1966年含冤自沉于太平湖。
代表作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故事背景

时间 20世纪20年代
地点 北平(今北京)
社会环境 军阀混战、经济凋敝、底层人民生活困苦

人物形象

人物 身份 性格特点 命运结局
祥子 人力车夫 勤劳坚韧、善良正直,后期堕落麻木 三起三落,沦为"城市垃圾"
虎妞 车厂老板之女 泼辣强势、精明自私 难产而死,财产被卖
小福子 穷苦人家女儿 温柔善良、命运悲惨 被卖进妓院后自杀
刘四爷 车厂老板 霸道贪婪、唯利是图 与虎妞决裂,产业衰败

主题思想

核心主题 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摧残
具体表现 军阀压迫:祥子车辆被抢 经济剥削:孙侦探敲诈积蓄 婚姻枷锁:虎妞强行结合 道德沦丧:小福子被迫为娼
深层批判 个人奋斗在黑暗社会中的无力,揭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经典情节

阶段 事件 影响
一起 苦干三年买新车 实现初步理想,展现奋斗精神
一落 军阀抢车得骆驼 希望破灭,获"骆驼"绰号
二起 省吃俭用再攒钱 体现顽强意志,遇孙侦探敲诈
二落 积蓄被讹空 信仰崩塌,陷入生存困境
三起 娶虎妞得旧车 畸形婚姻维持短暂希望
三落 卖车葬妻破产 彻底丧失生活信念

艺术特色

创作手法 示例 效果
京味语言 "瞪眼怎似盲宾哪"等方言运用 增强地域真实性,塑造市井气息
心理描写 "铁扇公主的包子"幻想破灭过程 细腻展现人物精神崩溃轨迹
象征手法 暴雨中的拉车场景 隐喻社会环境的压抑与残酷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祥子的堕落完全是个人原因导致的吗?

骆驼祥子手抄报初一

解答:不是,祥子的堕落是黑暗社会压迫与个人局限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军阀掠夺、侦探勒索、婚姻压迫等外部因素不断摧毁他的生存基础,而小福子自杀则彻底击碎其精神支柱,虽然祥子存在固执、保守等性格弱点,但根本原因是旧社会制度对底层劳动者的系统性剥削。

问题2:老舍通过《骆驼祥子》传达了怎样的社会批判?

骆驼祥子手抄报初一

解答:老舍揭示了三个层面的社会问题:

  1. 经济剥削:通过孙侦探敲诈、虎妞掌控经济等情节,暴露资本主义萌芽期的原始积累罪恶;
  2. 性别压迫:小福子被迫为娼、虎妞畸形婚姻反映女性生存困境;
  3. 道德异化:祥子从"体面的青年"沦为"行尸走肉",展现人格尊严在生存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5111.html

分享给朋友:

“骆驼祥子手抄报初一” 的相关文章

消防安全手抄报

消防安全手抄报

消防安全知识普及 知识点 详细说明 火灾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分类 根据燃烧物质的不同,火灾可分为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鼎尖教案

鼎尖教案

课程背景与目标 (一)课程背景 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教案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电视剧观后感

电视剧观后感

电视剧《琅琊榜》观后感 剧情与故事架构 《琅琊榜》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古装世界,梅长苏(林殊)背负着家族血海深仇,在重重迷雾与权谋斗争中艰难前行,从京城到金陵,从宫廷到江湖,剧情层层递进,环环相...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穿越时空的亲情对话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充满温情与感动的电影,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让观众在笑声与泪水中重新审视了亲情的意义。 剧情简述与背景 影片讲述了贾晓玲(贾玲饰)在母亲李焕英(张小斐饰)遭遇车祸后,意外穿越回1981年...

计划书范文

计划书范文

本项目旨在[阐述项目的主要目标和意图],随着[相关背景情况]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项目所涉及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计划通过[简要说明项目的运作模式]来满足这一需求,并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市场分析 (一)目标市场...

一年级看图写话范文

一年级看图写话范文

《公园的早晨》 (一)画面描述 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和小红来到了公园,公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草地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一颗颗珍珠。 (二)人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