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防溺水安全教案
中班防溺水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 让幼儿了解溺水的危险,知道溺水会导致生命危险。
- 认识常见的水域环境,如河流、池塘、游泳池等,并明白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技能目标
- 学会简单的防溺水自我保护方法,如遇到危险时如何呼救、如何自救。
- 能够识别安全警示标志,遵守游泳场所的规则。
情感目标
- 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之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帮助幼儿理解溺水的危险性。
- 教授幼儿基本的防溺水知识和技能。
- 难点
- 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的防溺水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幼儿讲解溺水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
-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展示溺水的场景和正确的自救方法,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水域情况,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避免溺水危险,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 游戏法:通过设计防溺水相关的游戏,如“我是小小救援员”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参与度。
教学准备
- 收集有关溺水事故的图片、视频资料。
- 准备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图片、卡片。
- 制作简单的救援工具模型(如救生圈、竹竿等)。
- 布置“安全小卫士”主题墙,展示防溺水相关知识和幼儿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分钟)
- 播放一段欢快的儿歌,带领幼儿一起做律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夏天到了,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呀?”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引出游泳这个话题。
(二)基本部分(15分钟)
了解溺水的危险(5分钟)
- 展示溺水事故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看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 教师讲解:“这些小朋友因为不小心掉进了水里,没有及时得到帮助,所以发生了很危险的事情,这就是溺水,溺水会让小朋友不能呼吸,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的水域,保护自己。”
- 提问幼儿:“还有哪些地方也可能会有危险呢?”引导幼儿说出河流、池塘、小溪等水域。
认识安全警示标志(3分钟)
- 出示各种安全警示标志的图片,如“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
- 教师讲解这些标志的含义:“这个标志告诉我们这里不能游泳,因为有危险,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标志,一定要远远地走开,不要靠近。”
- 通过小游戏“标志配对”,让幼儿将标志图片与对应的场景图片进行配对,加深对安全警示标志的认识。
学习防溺水自我保护方法(5分钟)
- 教师讲解:“如果我们不小心掉进了水里,应该怎么做呢?不要慌张,要大声呼喊‘救命’,让周围的人来救我们。”
- 示范正确的呼救姿势和动作,让幼儿模仿练习。
- 接着讲解:“如果周围没有人,我们要想办法让自己浮在水面上,比如像这样,把双手放在身体两边,像小飞机一样平躺着,这样就能浮起来了。”教师边说边示范,让幼儿在座位上模仿练习。
- 介绍一些简单的自救工具,如救生圈、竹竿等,并展示其使用方法:“如果有救生圈,我们要赶紧抓住它,套在身上,这样就能浮起来了,如果没有救生圈,看到旁边有竹竿,我们可以拿着竹竿,让大人把我们拉上岸。”
讨论如何预防溺水(2分钟)
- 组织幼儿讨论:“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能预防溺水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言,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 引导幼儿归纳出:不能独自去游泳,要在大人的陪同下才能去安全的游泳场所游泳;不能在河边、池塘边玩耍、奔跑等。
(三)游戏环节(10分钟)
“我是小小救援员”游戏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置一个模拟溺水场景,如用蓝色卡纸代表河水,放一个玩具小人在“河”里。
-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是小小救援员,当看到有人溺水了,我们要赶紧想办法救他,可以使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救援工具,也可以大声呼喊其他大人来帮忙,但是要注意,不能自己盲目下水哦。”
-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在旁边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正确的救援方法和注意事项。
- 游戏结束后,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
“安全小卫士”情境表演
- 设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在河边散步、在游泳池游泳等,让幼儿分组进行情境表演,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如何预防溺水和正确的应对方法。
- 其他幼儿认真观看表演,表演结束后,进行评价和讨论,指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四)归纳部分(2分钟)
-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的防溺水知识和技能,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呀?遇到溺水危险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积极回答。
- 强调防溺水的重要性:“小朋友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远离危险的水域,不做危险的事情,让我们都成为安全小卫士,好不好?”
教学延伸
- 在班级的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制作防溺水宣传画,进一步加深对防溺水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 请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幼儿的防溺水教育,如带幼儿经过水域时,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能靠近危险水域,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观看防溺水的安全教育视频或故事书,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中班幼儿在防溺水方面,家长应该如何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 解答: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各种机会对幼儿进行防溺水教育,比如在路过河边、池塘等水域时,现场告诉幼儿这些地方的危险性,强化他们的认知,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适合儿童的防溺水动画视频、讲述相关故事,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防溺水知识,家长自身要以身作则,遵守安全规则,不带孩子去危险水域游玩,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关注孩子的户外活动动态,确保孩子在大人的视线范围内进行活动,避免意外发生。
问题2:如果幼儿在非游泳区域意外落水,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除了大声呼救和尝试漂浮,还有什么其他的自救方法吗? 解答:如果幼儿在非游泳区域意外落水,除了大声呼救和尝试漂浮外,还可以尝试寻找周围的漂浮物来增加自己的浮力,比如丢弃的木板、塑料瓶等,尽量将其抱在怀里或者抓住,使自己的头部保持在水面之上,以便呼吸,要注意保持体力,不要过度挣扎,以免加速体力消耗导致下沉,如果周围有树枝或者可以攀爬的物体,可以尝试慢慢靠近并抓住,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但一定要确保这些物体能够承受自己的重量并且不会轻易断裂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