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分数简便计算题有哪些巧算方法?
,它不仅考验学生对分数四则运算的掌握程度,更考验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掌握简便计算技巧,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下面,我们将从分数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易错点分析以及练习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分数简便计算的核心在于“凑整”和“转化”,即通过观察数字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和运算性质(减法性质,除法性质),将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计算,常见的简便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当分数加法算式中存在可以凑成整数或同分母的分数时,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分组计算,计算 ( \frac{1}{4} + \frac{3}{5} + \frac{3}{4} + \frac{2}{5} ),观察到 ( \frac{1}{4} + \frac{3}{4} = 1 ),( \frac{3}{5} + \frac{2}{5} = 1 ),所以原式 ( = (\frac{1}{4} + \frac{3}{4}) + (\frac{3}{5} + \frac{2}{5}) = 1 + 1 = 2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寻找互为补数的分数(即相加为1的分数)或同分母分数,重新组合计算顺序。 -
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乘法简便计算主要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当算式中存在可以先乘出整数的分数时,可以调整乘的顺序,计算 ( \frac{5}{12} \times \frac{4}{5} \times \frac{3}{2} ),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原式 ( = (\frac{5}{12} \times \frac{4}{5}) \times \frac{3}{2} = \frac{1}{3} \times \frac{3}{2} = \frac{1}{2} )。
- 乘法分配律:这是分数简便计算中最常用的定律,尤其是当两个分数有一个相同的因数时,计算 ( \frac{7}{15} \times 8 + \frac{7}{15} \times 7 ),提取公因数 ( \frac{7}{15} ),原式 ( = \frac{7}{15} \times (8 + 7) = \frac{7}{15} \times 15 = 7 ),再如,计算 ( 25 \times \frac{4}{7} ),可以转化为 ( (25 \times 4) \times \frac{1}{7} = 100 \times \frac{1}{7} = \frac{100}{7} ),但更简便的方法是利用分配律的逆用,如 ( \frac{4}{7} \times 25 = \frac{4 \times 25}{7} = \frac{100}{7} )。
-
运用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减法性质主要包括: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依次减去这两个数,计算 ( \frac{7}{9} - \frac{1}{4} - \frac{3}{4} ),利用减法性质,原式 ( = \frac{7}{9} - (\frac{1}{4} + \frac{3}{4}) = \frac{7}{9} - 1 = -\frac{2}{9} ),再如,计算 ( 1 - \frac{1}{2} - \frac{1}{3} - \frac{1}{6} ),可以先将 ( \frac{1}{2} + \frac{1}{3} + \frac{1}{6} ) 通分计算为1,所以原式 ( = 1 - 1 = 0 )。 -
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除法性质主要包括: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依次除以这两个数,计算 ( \frac{5}{8} \div 5 \div \frac{2}{3} ),利用除法性质,原式 ( = \frac{5}{8} \div (5 \times \frac{2}{3}) = \frac{5}{8} \div \frac{10}{3} = \frac{5}{8} \times \frac{3}{10} = \frac{3}{16} ),再如,计算 ( \frac{7}{12} \div (\frac{7}{12} \div \frac{3}{4}) ),根据除法性质,等于 ( \frac{7}{12} \times \frac{3}{4} \div \frac{7}{12} = \frac{3}{4} )。 -
特殊分数的简便计算
对于分子为1的分数(如 ( \frac{1}{2} )、( \frac{1}{4} )、( \frac{1}{8} ) 等),可以记住它们的倍数关系,方便计算。( \frac{1}{4} + \frac{1}{4} = \frac{1}{2} ),( \frac{1}{8} \times 8 = 1 ),对于“分数连加”或“分数连乘”的算式,可以观察分子分母是否能约分,简化计算过程。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分数简便计算的题型和解题思路,下面通过表格列举几个典型例题及解析:
| 题型 | 题目示例 | 解题步骤 | 关键点 |
|---|---|---|---|
| 加法运算定律 | ( \frac{2}{5} + \frac{3}{7} + \frac{3}{5} ) | 原式 ( = (\frac{2}{5} + \frac{3}{5}) + \frac{3}{7} = 1 + \frac{3}{7} = \frac{10}{7} ) | 交换律结合律,凑整(( \frac{2}{5} + \frac{3}{5} = 1 )) |
| 乘法分配律 | ( \frac{5}{9} \times 17 + \frac{5}{9} \times 2 ) | 原式 ( = \frac{5}{9} \times (17 + 2) = \frac{5}{9} \times 19 = \frac{95}{9} ) | 提取公因数 ( \frac{5}{9} ) |
| 减法性质 | ( \frac{11}{12} - \frac{3}{8} - \frac{5}{8} ) | 原式 ( = \frac{11}{12} - (\frac{3}{8} + \frac{5}{8}) = \frac{11}{12} - 1 = -\frac{1}{12} ) | 减法性质,先算减数的和 |
| 乘除混合运算 | ( \frac{7}{15} \times \frac{5}{14} \div \frac{3}{7} ) | 原式 ( = \frac{7 \times 5 \times 7}{15 \times 14 \times 3} = \frac{245}{630} = \frac{7}{18} ) | 分子分母约分,先乘后除或转化为乘法 |
在解决分数简便计算题时,学生容易犯以下错误:一是对运算定律和性质的记忆不牢固,导致混淆;二是观察数字特点的能力不足,无法快速找到简便方法;三是计算过程中粗心,忽略符号或约分错误,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容易漏掉某个项,如计算 ( \frac{2}{3} \times \frac{1}{4} + \frac{2}{3} \times \frac{3}{4} ),应提取 ( \frac{2}{3} ),得到 ( \frac{2}{3} \times (\frac{1}{4} + \frac{3}{4}) = \frac{2}{3} ),但如果漏掉 ( \frac{2}{3} ),就会得到错误结果。
为了提高分数简便计算的能力,建议学生:
- 夯实基础:熟练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和运算定律、性质,理解其适用条件。
- 多观察、多思考:拿到题目后,不要急于动笔,先观察数字特点,思考是否可以运用简便方法。
- 多练习、多总结: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积累解题经验,总结常见题型的简便技巧。
- 规范书写:在计算过程中,写出关键步骤,避免跳步导致的错误。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分数简便计算中,如何快速判断是否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
解答:判断是否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关键看算式中是否存在“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或“两个积相加且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在 ( \frac{3}{5} \times 7 + \frac{3}{5} \times 3 ) 中,两个积都含有因数 ( \frac{3}{5} ),因此可以提取公因数 ( \frac{3}{5} ),转化为 ( \frac{3}{5} \times (7 + 3) ),如果算式呈现“分数乘以整数”或“整数乘以分数”的形式,也可以尝试将整数转化为分数,寻找公因数。
问题2:在分数简便计算中,如何避免符号错误和约分错误?
解答:避免符号错误,需要注意运算过程中的符号变化,尤其是减法和除法,计算 ( 1 - \frac{1}{2} - \frac{1}{4} ) 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或先算 ( \frac{1}{2} + \frac{1}{4} = \frac{3}{4} ),再用 ( 1 - \frac{3}{4} = \frac{1}{4} ),避免将减数符号弄错,避免约分错误,需要确保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最大公因数),( \frac{6}{9} ) 应约分为 ( \frac{2}{3} ),而不是 ( \frac{3}{2} ),计算前可以先将分子分母分解质因数,便于快速找到公因数进行约分。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