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分数线各省差异大吗?多少分能上好大学?
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思路和内容分布对当年的考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试卷整体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全国卷分为甲卷(原全国Ⅱ卷)、乙卷(原全国Ⅰ卷)和丙卷(原全国Ⅲ卷),不同试卷的难度和侧重点略有差异,但均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从知识模块来看,2017年高考数学试卷依然以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等主干内容为核心,全国乙卷中,函数与导数部分占据了较大比重,既有基础题如函数图像的判断、导数的几何意义,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解答题,如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这类题目通常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代数变形能力和分类讨论思想,三角函数部分则侧重于图像与性质的结合,以及解三角形公式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适中,但要求考生计算准确,数列部分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以基础概念和简单递推关系为主,解答题则可能涉及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或与不等式的结合,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要求。
立体几何部分,2017年试卷延续了“一证一算”的经典模式,即要求证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并计算几何体的体积或侧面积,题目通常给出直观图,要求考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或传统几何法解决问题,其中向量法因步骤清晰、计算规范而受到多数考生的青睐,解析几何部分则以椭圆、双曲线为主要载体,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涉及弦长、面积、定点定值等问题,这类题目计算量较大,需要考生耐心细致,避免因计算失误丢分,概率与统计部分联系实际生活背景,如产品质量检测、抽奖活动等,考查古典概型、条件概率或分布列、期望等知识点,强调应用意识。
2017年高考数学试卷的难度梯度设置较为合理,基础题约占60%,中等难度题约占30%,难题约占10%,这种结构有利于不同层次考生的发挥,试卷注重创新,出现了如“数学文化”类题目,如结合《九章算术》中的算法思想设计问题,既考查了数学知识,又体现了传统文化对数学发展的影响,开放性试题和探究性试题的出现,鼓励考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对于考生而言,2017年高考数学的复习经验表明,夯实基础是关键,只有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才能在解题时灵活运用,加强针对性训练,特别是对解答题的规范书写和步骤完整性,可以有效提高得分率,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的渗透,能够帮助考生快速找到解题突破口,提升解题效率。
以下是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部分知识模块分值占比参考表:
| 知识模块 | 分值(分) | 占比(%) |
|---|---|---|
| 函数与导数 | 22 | 7 |
| 三角函数 | 17 | 3 |
| 数列 | 10 | 7 |
| 立体几何 | 17 | 3 |
| 解析几何 | 22 | 7 |
| 概率与统计 | 17 | 3 |
| 集合与逻辑 | 5 | 3 |
| 算法与程序框图 | 5 | 3 |
| 向量 | 5 | 3 |
| 不等式 | 10 | 7 |
| 复数 | 5 | 3 |
相关问答FAQs:
-
问: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的难度如何?不同卷种之间差异大吗?
答:2017年全国卷整体难度适中,乙卷(原全国Ⅰ卷)难度略高于甲卷(原全国Ⅱ卷),丙卷(原全国Ⅲ卷)相对简单,差异主要体现在解答题的综合性和创新性上,如乙卷的解析几何和函数导数题目对思维深度要求更高,而丙卷更侧重基础知识的直接应用,考生可根据所在地区使用的试卷类型针对性复习。 -
问:2017年高考数学中,哪些题型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如何避免?
答:解答题中的解析几何和函数导数综合题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题型,主要原因是计算量大、步骤复杂,且需要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避免失分的方法包括:平时训练时注重解题步骤的规范性,培养“慢审题、快解题”的习惯;加强代数变形和计算准确性的训练;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遇到难题暂时跳过,确保基础题和中档题的得分率。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