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教案

shiwaishuzidu2025年07月01日 00:05:05学习资源9

教学目标

数一数教案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准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10各数。
    •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能够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在数数、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
    • 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准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10以内数的含义。
    • 掌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同样多”“多”“少”以及相应的符号。
  2. 教学难点
    • 理解“同样多”的概念,正确使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 培养学生有序数数的习惯和初步的数感。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如校园运动会、动物聚会等,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2. 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教具(如小棒、水果模型、动物卡片等)、多媒体课件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展示不同数量的物体,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数量的多少,理解数的含义。
  3. 操作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如摆小棒、分水果、排队游戏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数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数数、比较等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水果模型(如苹果、香蕉、橘子等)、动物卡片、数字卡片(0 10)、计数器、天平秤等。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小袋小棒、若干个水果模型、一张数字卡片(0 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 播放儿歌《数鸭子》:教师播放儿歌《数鸭子》,引导学生跟着一起唱,同时让学生观察歌词中出现了哪些数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一数。
  2. 谈话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有数字的身影,你们能说一说在哪里见过数字吗?”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如在钟表上、日历上、电梯里、电话号码中等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认识更多的数字朋友。”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数数(10分钟)

(1)认识1 10各数

  • 多媒体展示校园运动会场景: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画面中有跑步比赛、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项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同学们,在这幅图中,你们能看到哪些与数字有关的东西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有运动员身上的号码、跑道旁边的数字标志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数一数跑步比赛中有多少名运动员,跳绳比赛中有多少名同学在跳绳等,从而引出1 10各数。
  • 结合实物数数:教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展示,让学生边看边数,数到10根时,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10个物体,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然后让学生自己拿出小棒,跟着老师一起数,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反复练习几次,让学生熟悉1 10各数的顺序。
  • 联系生活实际数数:教师提问:“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刚学过的数字来表示呢?”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把、窗户有几扇、同学有几个等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1 10各数的理解。

(2)学习数的写法

  • 示范书写: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数字1 10的写法,一边写一边讲解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数字“1”像一支铅笔,从右上角起笔,向下写一条直直的线;数字“2”像一只小鸭子,先写一个半圆,再写一条直直的线;数字“3”像耳朵,先写一条横线,再写两个半圆等等,教师强调每个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让学生仔细观察。
  • 学生书写练习:教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跟着老师一起书写数字1 10,每个数字写3 5遍,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对于书写不规范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比多少(15分钟)

(1)认识“同样多”

数一数教案

  • 多媒体展示动物聚会场景: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聚会的场景,画面中有几只小兔和几只小猴,它们面前都放着同样数量的水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小兔和小猴的数量一样多吗?它们面前的水果数量呢?”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
  • 一一对应比较:教师将小兔和小猴的图片分别拿出来,一个对一个地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兔和小猴的数量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它们的数量同样多,然后教师再将水果的图片一个对一个地贴在下面,让学生再次观察水果的数量是否也是同样多,通过这种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同样多”的概念。
  • 举例说明:教师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同样多的,如自己的两只手的手指头、两个眼睛、两个耳朵等,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归纳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同样多”的理解。

(2)认识“多”“少”

  • 改变动物聚会场景: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将小兔的数量增加或减少,使小兔和小猴的数量不一样多,然后提问:“现在小兔和小猴的数量还同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 比较方法:教师再次将小兔和小猴的图片一个对一个地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发现当小兔有多余的图片没有对应时,说明小兔比小猴多;当小猴有多余的图片没有对应时,说明小猴比小兔多,教师归纳出比较两个物体多少的方法:一个对一个地比较,如果有多余的物体,这个物体就多,另一个物体就少。
  • 用符号表示:教师介绍用符号“>”(大于)、“<”(小于)和“=”(等于)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当小兔比小猴多时,我们可以写成“小兔的数量>小猴的数量”;当小猴比小兔多时,写成“小猴的数量>小兔的数量”;当两者数量同样多时,写成“小兔的数量=小猴的数量”,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符号的写法,让学生书空练习。
  • 巩固练习: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数量的两组图形,如三角形和圆形,让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多少,并用符号表示出来,然后请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纠正,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比较两个物体多少的方法和符号的使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

  1. 基础练习
    • 数数练习: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不同数量的物体图片,如花朵、星星、气球等,让学生快速数出物体的个数,并用手指表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数数速度和准确性。
    • 比大小练习: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两组数字,如3和5、7和4等,让学生用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简单的算式,如2 + 3和4、6 1和5等,让学生先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并用符号表示出来,通过这些练习,加深学生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和符号的使用。
  2. 拓展练习
    • 解决问题: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谁的苹果多?多几个?”“树上有7只鸟,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然后列出算式并解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猜数字游戏:教师在心里想好一个1 10之间的数字,让学生通过提问来猜这个数字,学生可以问:“这个数字比5大吗?”“这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教师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学生根据教师的回答逐步缩小范围,直到猜出正确的数字,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学生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归纳,培养学生的归纳归纳能力。
  2. 教师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归纳,强调数数的方法、比较多少的方法以及数字的写法和大小关系等重点知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 书面作业: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如数一数、比一比、写一写等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数一数家里的物品数量,如家具、电器、玩具等,并和家长说一说哪个多,哪个少,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和描述。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同样多”的概念? 解答: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同样多”的概念,利用直观的实物或图片进行一一对应比较,如将小兔和小猴的图片一个对一个地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它们的数量是一一对应的,从而理解“同样多”的含义,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同样多的,如自己的两只手的手指头、两个眼睛、两个耳朵等,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或活动,如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比较手中的物品数量是否同样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同样多”的概念。

问题2:如何帮助学生区分数字的大小关系符号“>”“<”和“=”? 解答:为了帮助学生区分数字的大小关系符号“>”“<”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形象记忆法,通过将符号的形状与实际意义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记忆。“>”可以看作是“开口朝着大数笑”,即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时,用“>”表示;“<”则是“开口朝着小数笑”,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时,用“<”表示;“=”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就像两根一样长的绳子放在一起,多进行比较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的比较中运用这些符号,通过不断的练习加深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在黑板上写出不同的数字组合,让学生用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并进行多次练习,加强对错误的认识和纠正,当学生在使用符号时出现错误时,及时指出并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在错误中不断学习和

数一数教案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321.html

分享给朋友:

“数一数教案” 的相关文章

西游记手抄报

西游记手抄报

《西游记》手抄报内容 《西游记》简介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五圣成真的故...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

的设计思路,你可以根据这个来绘制手抄报: 端午节起源 起源说法 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谗去职,流放途中听闻楚国被攻破,心灰意冷,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为纪念他...

食品安全手抄报

食品安全手抄报

食品安全小知识 食品选购要点 查看标签:确保产品有清晰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列表和生产厂家信息。 检查包装:避免购买破损或变形的包装,以防食品受到污染。 选择信誉商家:优先从正规超市、商店购买,减少街头摊贩的风险。 储存...

青蛙卖泥塘教案

青蛙卖泥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青蛙卖泥塘的过程和情感变...

跳绳教案

跳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跳绳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握绳方法、摇绳技巧、跳跃姿势等,掌握多种跳绳方式,如单人单摇、双摇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弹跳力,发展学生的耐力和灵敏素质,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