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题怎么找?有没有带详细解析的?
,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更需要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列出算式并解决问题,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将从基础题型到复杂题型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相应的练习题。
基础题型: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是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的量,并根据“单位‘1’的量×分率=对应的量”这一数量关系,推导出“单位‘1’的量=对应的量÷分率”。
例1: 一根绳子长20米,用去了它的$\frac{3}{4}$,用去了多少米?
分析: 这道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但如果题目改为“一根绳子用去了$\frac{3}{4}$,用去了15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就需要用除法,单位“1”是绳子的总长度,用去的长度是$\frac{3}{4}$对应的量,所以总长度=用去的长度÷$\frac{3}{4}$。
练习题1: 一本书,已经看了全书的$\frac{2}{5}$,正好看了6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解答: 把全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设全书有$x$页,根据题意列方程:$\frac{2}{5}x=60$,解得$x=60÷\frac{2}{5}=60×\frac{5}{2}=150$(页),答:这本书共有150页。
练习题2: 一批货物,运走了$\frac{3}{8}$,还剩下35吨,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
解答: 把货物的总量看作单位“1”,运走了$\frac{3}{8}$,则剩下$1-\frac{3}{8}=\frac{5}{8}$,设货物原有$x$吨,根据题意列方程:$\frac{5}{8}x=35$,解得$x=35÷\frac{5}{8}=35×\frac{8}{5}=56$(吨),答:这批货物原来有56吨。
稍复杂题型:连续几分之几或单位“1”不明确的题目
可能涉及连续的两个分率,或者需要先确定单位“1”的量,解题时需要仔细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必要时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
例2: 一桶油,第一次用去了总数的$\frac{1}{4}$,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frac{1}{3}$,还剩下20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分析: 这道题中,第一次用去的$\frac{1}{4}$是以总数为单位“1”,而第二次用去的$\frac{1}{3}$是以“剩下的油”为单位“1”,单位“1”发生了变化,需要先求出第二次用去后剩下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对应的量求单位“1”。
解答: 设这桶油原有$x$千克。
第一次用去后剩下:$x-\frac{1}{4}x=\frac{3}{4}x$(千克)。
第二次用去:$\frac{3}{4}x×\frac{1}{3}=\frac{1}{4}x$(千克)。
还剩下:$\frac{3}{4}x-\frac{1}{4}x=\frac{1}{2}x$(千克)。
根据题意列方程:$\frac{1}{2}x=20$,解得$x=40$(千克)。
答:这桶油原来有40千克。
练习题3: 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frac{1}{3}$,再修300米就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分析: 全长为单位“1”,已经修了$\frac{1}{3}$,修了全长的一半即$\frac{1}{2}$,则300米对应的分率是$\frac{1}{2}-\frac{1}{3}=\frac{1}{6}$。
解答: 设这条路全长$x$米,根据题意列方程:$\frac{1}{2}x-\frac{1}{3}x=300$,$\frac{1}{6}x=300$,解得$x=1800$(米),答:这条路全长1800米。
分数除法与方程结合的综合题型
可能需要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或者通过分数除法与乘法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练习题4: 某工厂四月份产值比三月份增加了$\frac{1}{5}$,四月份产值是60万元,三月份产值是多少万元?
分析: 把三月份的产值看作单位“1”,四月份的产值是三月份的$1+\frac{1}{5}=\frac{6}{5}$,即三月份产值×$\frac{6}{5}$=四月份产值。
解答: 设三月份产值为$x$万元,根据题意列方程:$x×(1+\frac{1}{5})=60$,$\frac{6}{5}x=60$,解得$x=50$(万元),答:三月份产值是50万元。
练习题5: 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工程的$\frac{3}{4}$?
分析: 把整个工程看作单位“1”,甲队的工作效率是$\frac{1}{10}$,乙队的工作效率是$\frac{1}{15}$,两队合作的工作效率是$\frac{1}{10}+\frac{1}{15}=\frac{1}{6}$,要求完成$\frac{3}{4}$工程需要的时间,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解答: 两队合作的工作效率:$\frac{1}{10}+\frac{1}{15}=\frac{3}{30}+\frac{2}{30}=\frac{5}{30}=\frac{1}{6}$。
完成$\frac{3}{4}$工程需要的时间:$\frac{3}{4}÷\frac{1}{6}=\frac{3}{4}×6=\frac{18}{4}=4.5$(天),答:两队合作4.5天可以完成工程的$\frac{3}{4}$。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常见数量关系总结
为了更好地掌握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可以将常见的数量关系总结如下表:
| 题型特点 | 数量关系式 | 解题关键 |
|---|---|---|
|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 单位“1”的量 = 对应的量 ÷ 分率 | 找准单位“1”和对应的分率 |
|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 分率 = 比较的量 ÷ 单位“1”的量 | 明确单位“1”是谁 |
|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对应的量 = 单位“1”的量 × 分率 | 理解分率与量的对应关系 |
| 连续几分之几的问题 | 分步计算,明确每一步的单位“1” | 画线段图辅助分析 |
| 工程问题 |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 工作效率通常表示为“几分之几” |
练习题巩固
- 一堆煤,第一次运走了全部的$\frac{1}{3}$,第二次运走了全部的$\frac{2}{5}$,还剩下12吨,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 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frac{4}{5}$,女生比男生多5人,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 一条彩带,第一次用去了$\frac{1}{2}$米,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frac{2}{3}$,还剩下$\frac{1}{3}$米,这条彩带原来长多少米?
参考答案:
- 设这堆煤原有$x$吨,$(1-\frac{1}{3}-\frac{2}{5})x=12$,$\frac{4}{15}x=12$,$x=45$。
- 设女生有$x$人,则男生有$\frac{4}{5}x$人,$x-\frac{4}{5}x=5$,$\frac{1}{5}x=5$,$x=25$,男生$25×\frac{4}{5}=20$人,总人数$25+20=45$人。
- 设彩带原来长$x$米,$(x-\frac{1}{2})×(1-\frac{2}{3})=\frac{1}{3}$,$(x-\frac{1}{2})×\frac{1}{3}=\frac{1}{3}$,$x-\frac{1}{2}=1$,$x=1.5$米。
FAQs
问题1: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如何快速找准单位“1”?
解答:找准单位“1”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单位“1”的量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判断:①题中“占”“是”“比”等词后面的量,如“占全班人数的$\frac{1}{4}$”,全班人数是单位“1”;②“的”字前面的量,如“一本书的$\frac{2}{3}$”,这本书的总量是单位“1”;③“比”字后面的量,如“比去年增产$\frac{1}{5}$”,去年的产量是单位“1”,如果题中单位“1”不明确,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帮助确定单位“1”。
问题2: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与方程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用方程更简便?
解答: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直接利用数量关系(如单位“1”=对应量÷分率)进行计算,而方程则是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式求解,当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或者单位“1”未知且对应的分率不容易直接通过除法计算时,用方程更简便,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几(或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中,设单位“1”为$x$,列方程(如$\frac{2}{3}x+5=11$)比直接用除法($(11-5)÷\frac{2}{3}$)更直观,不容易出错,对于需要逆向思维的分数应用题,方程往往能更清晰地表达数量关系,降低解题难度。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