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百分数教学设计中,如何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与百分数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百分数”是一个既抽象又实用的概念,学生初次接触百分数时,往往难以理解其与分数、小数的区别,更难以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设计应注重从生活情境出发,通过直观、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应用,并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针对“生活与百分数”主题的详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能正确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如折扣、税率、成数等)。
-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过程,培养其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意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数学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应用。
- 难点: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生活场景图片、视频、例题等);
- 实物道具(如商品标签、统计图表、折扣卡等);
- 学习任务单(含探究问题、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通过播放“超市打折促销”“体育比赛命中率”“天气预报降水概率”等生活场景视频,提问:“这些场景中出现的‘折’‘%’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存在,激发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理解意义(15分钟)
-
认识百分数
- 展示一组数据:
- 某班50人,其中男生30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60%;
- 一杯牛奶250ml,含脂肪3.5g,脂肪含量占牛奶的1.4%。
-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分母都是100)从而引出“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 板书:百分数的符号是“%”,读作“百分之几”,如60%读作“百分之六十”。
- 展示一组数据:
-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总结互化方法:
| 类型 | 方法 | 举例 |
|----------------|---------------------------|---------------------------|
| 分数→百分数 | 分子÷分母×100% | 3/5=0.6=60% |
| 小数→百分数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加% | 0.25=25% |
| 百分数→小数 | 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 80%=0.8 |
| 百分数→分数 | 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化简 | 45%=45/100=9/20 |
-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总结互化方法:
-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 提问:“一根绳子长50%,米”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 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倍比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如3/5米)。
(三)联系生活,应用拓展(15分钟)
-
生活中的百分数应用
- 折扣问题:出示商品标签“原价200元,打七折”,引导学生计算现价:200×70%=140元。
- 税率问题:某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税,若营业额为10万元,应缴税多少?10万×5%=5000元。
- 成数问题:“今年粮食增产一成”,即增产10%,若去年产量为500吨,今年产量是多少?500×(1+10%)=550吨。
-
小组合作探究
- 任务:调查家庭一个月的开支情况(如饮食、水电、娱乐等),计算各项开支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并制成统计图表。
- 要求:每组选派代表展示成果,说明百分数在分析数据中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8分钟)
- 基础练习:
- 读一读:120%、0.5%、300%
- 写一写:百分之二十五→( );百分之零点三→( )
- 提升练习:
一件衣服先提价10%,再降价10%,现价和原价相等吗?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原价×(1+10%)×(1-10%)=原价×99%,不相等)
(五)总结反思,布置作业(2分钟)
- 百分数是生活中的“语言”,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描述数据、比较事物。
- 作业:
- 收集3个生活中含有百分数的例子,并说明其意义;
- 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 思考:如何用百分数统计自己一周的作息时间?
板书设计
生活与百分数
1. 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 互化:
分数→小数→百分数(分子÷分母×100%)
百分数→小数→分数(去掉%,化简)
3. 应用:折扣、税率、成数……
4. 生活:数据统计、比较分析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导入,结合实例探究,有效降低了百分数的抽象性,但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学生可能对数据统计不够熟练,需提前指导计算方法,后续可增加“百分数在科学、经济中的高级应用”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FAQs
问题1:如何帮助学生区分百分数与分数?
解答:可通过对比实例强调:百分数仅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如“男生占全班60%”),不能带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倍比关系(如“吃掉1/4个蛋糕”),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如“3/5米”),设计判断题(如“一根绳子长50%”),让学生在纠错中深化理解。
问题2:百分数教学如何与跨学科知识结合?
解答:可结合科学(如实验成功率)、社会(如人口增长率)、体育(如投篮命中率)等学科知识设计综合任务,让学生统计班级体育测试的达标率,或用百分数分析环境数据(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既能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又能培养综合素养。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