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百分数应用题怎么解?附答案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通常涉及折扣、纳税、利息、合格率等生活场景,需要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以下通过典型例题解析和练习,帮助同学们巩固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思路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这类问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公式:百分之几 =(部分量 ÷ 单位“1”的量)×100%。
例题:六年级(1)班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30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解析:单位“1”的量是全班人数50人,部分量是男生人数30人。
列式:(30 ÷ 50)×100% = 60%。
答案: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0%。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已知单位“1”的量和百分率,求部分量,用乘法计算,公式:部分量 = 单位“1”的量 × 百分率。
例题: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400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75%,故事书有多少本?
解析:单位“1”的量是科技书本数400本,百分率是75%。
列式:400 × 75% = 300(本)。
答案:故事书有300本。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已知部分量和百分率,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公式:单位“1”的量 = 部分量 ÷ 百分率。
例题: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60%,还剩800米未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解析:未修的800米对应全长的(1 - 60%)= 40%,设全长为x米。
列式:x × 40% = 800,解得x = 800 ÷ 40% = 2000(米)。
答案:这条路全长2000米。
折扣与纳税问题
折扣问题中,现价 = 原价 × 折扣率(如八折即80%);纳税问题中,应纳税额 = 总收入 × 税率。
例题:一件衣服原价800元,商场促销打七折出售,买这件衣服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解析:现价 = 800 × 70% = 560(元),便宜的钱 = 800 - 560 = 240(元)。
答案:比原价便宜了240元。
利息问题
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本息和 = 本金 + 利息。
例题:妈妈在银行存了20000元,定期两年,年利率2.1%,到期后可获得利息多少元?
解析:利息 = 20000 × 2.1% × 2 = 840(元)。
答案:到期后可获得利息840元。
百分数应用题综合练习与答案
练习题1:合格率问题
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经检验有500件合格,20件不合格,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多少?
答案:合格率 =(合格数 ÷ 总数)×100% =(500 ÷ 520)×100% ≈ 96.2%。
练习题2:浓度问题
配制一杯糖水,糖占糖水的10%,糖有50克,需要水多少克?
解析:糖水的总量 = 50 ÷ 10% = 500(克),水的质量 = 500 - 50 = 450(克)。
答案:需要水450克。
练习题3:增长率问题
某农场去年水稻产量为800吨,今年比增产15%,今年产量多少吨?
解析:今年产量 = 800 ×(1 + 15%)= 920(吨)。
答案:今年产量920吨。
练习题4:价格变化问题
一台电视机先提价10%,再降价10%,现价和原价相比是涨了还是跌了?
解析:设原价为100元,提价后为100 × 110% = 110元,降价后为110 × 90% = 99元。
答案: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元,是跌了。
百分数应用题常见数量关系表
| 问题类型 | 数量关系式 | 关键点 |
|---|---|---|
| 求百分率 | (部分量 ÷ 单位“1”的量)×100% | 确定单位“1” |
| 求部分量 | 单位“1”的量 × 百分率 | 乘法计算 |
| 求单位“1”的量 | 部分量 ÷ 百分率 | 除法计算 |
| 折扣问题 | 现价 = 原价 × 折扣率 | 折扣率小于100% |
| 利息问题 | 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 利率通常为年利率 |
| 合格率/出勤率等 | (合格数 ÷ 总数)×100% | 总数 = 合格数 + 不合格数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判断单位“1”的量?
解答:单位“1”的量通常在题目中表述为“占”“是”“比”等关键词后面的量。“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0%”,全班人数是单位“1”;“比原价便宜了20%”,原价是单位“1”,若题目中未直接给出,可通过“的”字前后的量判断,如“苹果的重量”,苹果的重量是单位“1”。
问题2:百分数应用题中,如何区分“增加百分之几”和“增加到百分之几”?
解答:“增加百分之几”表示在原基础上增加的百分比,即“增加了单位‘1’的百分之几”,计算时用“1 + 百分率”;“增加到百分之几”表示最终达到的百分比,即“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计算时直接用百分率。“产量增加到120%”即产量是原量的120%,“产量增加了20%”即产量是原量的120%,两者结果相同,但表述含义不同。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