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6,关键步骤是什么?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6,关键步骤是什么?

shiwaishuzidu2025年11月08日 17:15:48学习资源7

,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更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6作为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的典型例题,通常涉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复杂情况,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或算式进行解答,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例题,详细讲解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注意事项。

理解题意,找准单位“1”

在解决分数除法问题时,首先需要仔细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特别是要明确单位“1”的量,单位“1”是标准量,通常题目中会用“占”“是”“比……多(少)”等词语来提示,在“某工厂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水1/5,四月份用水120吨,三月份用水多少吨?”这道题中,“三月份的用水量”是单位“1”,因为“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水1/5”,是以三月份为标准进行比较的。

分析数量关系,画线段图辅助理解

对于较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画线段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方法,线段图能直观地展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单位“1”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以例6(假设例6为:某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3,还剩800米没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为例,我们可以画一条线段表示公路的全长(单位“1”),然后将其平均分成4份和3份的最小公倍数12份,第一天修了3份(1/4=3/12),第二天修了4份(1/3=4/12),剩下的部分就是12-3-4=5份,对应800米,通过线段图,可以清晰地看出“5份”对应“800米”,从而求出“1份”是多少,进而求出全长(12份)是多少。

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计算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方程法和算术法,方程法的思路是根据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适合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对于数量关系较复杂的问题;算术法则是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式,需要对分数除法的意义有深刻理解。

方程法
设单位“1”的量为x,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以例6为例,设公路全长为x米,根据“第一天修的长度+第二天修的长度+剩下的长度=全长”可以列出方程:
(1/4)x + (1/3)x + 800 = x
解这个方程时,可以先计算1/4 + 1/3 = 7/12,所以方程变为:
(7/12)x + 800 = x
将(7/12)x移到右边,得到:
800 = x - (7/12)x
800 = (5/12)x
然后两边同时乘以12/5,解得:
x = 800 × (12/5) = 1920
这条公路全长1920米。

算术法
算术法是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的原理,以例6为例,剩下的800米对应全长的1 - 1/4 - 1/3 = 5/12,所以全长=剩下的长度÷剩下的长度占全长的分率,即:
800 ÷ (1 - 1/4 - 1/3) = 800 ÷ (5/12) = 800 × (12/5) = 1920米
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验证了答案的正确性。

检验结果,确保正确

解答完问题后,一定要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是将求出的单位“1”的量代入原题,看看是否符合题意,以例6为例,公路全长1920米,第一天修了1920 × 1/4 = 480米,第二天修了1920 × 1/3 = 640米,总共修了480 + 640 = 1120米,剩下1920 - 1120 = 800米,与题目中“还剩800米没修”相符,说明解答正确。

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1. 单位“1”找错:这是分数解决问题中最常见的错误,在“甲比乙多1/4”中,单位“1”是乙,而不是甲,如果找错单位“1”,整个解题方向都会错误。
  2. 分率与实际量不对应:在计算时,一定要确保分率对应的实际量是正确的,例6中剩下的800米对应的是5/12,而不是1/4或1/3。
  3. 计算错误: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尤其是通分和约分的过程,需要学生仔细计算,避免粗心。
  4. 方程与算术法的混淆:有些学生在列方程时,会混淆方程法和算术法的思路,导致方程列错,需要明确方程法是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算术法是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式。

练习与巩固

为了更好地掌握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以下是一些练习题供参考:

  1. 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还剩下60页没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 某农场种小麦120公顷,比玉米少种1/3,玉米种了多少公顷?
  3. 一件衣服,先降价1/5,再涨价1/5,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

通过以上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关键在于找准单位“1”,分析清楚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并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相关问答FAQs

问1: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出单位“1”?
答:快速找出单位“1”的方法是关注题目中表示比较关系的句子,占”“是”“比”“相当于”等词语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全班人数是单位“1”;“比计划多完成了1/6”,计划量是单位“1”,单位“1”通常是“的”字前面的量,如“一堆煤的1/4”,这堆煤是单位“1”,如果题目中没有明显的比较关系,可以根据问题中的“求这个数”来判断,所求的量通常是单位“1”。

问2:当题目中出现多个分率时,如何正确计算剩余部分的分率? 中出现多个分率时,首先要明确每个分率对应的单位“1”是否相同,如果单位“1”相同,可以直接将各个分率相加或相减。“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3”,剩余部分的分率就是1 - 1/4 - 1/3 = 5/12,如果单位“1”不同,需要进行统一。“甲的1/2等于乙的1/3”,此时需要找到甲和乙之间的关系,通常可以通过设甲或乙为单位“1”来建立等式,计算分率时要注意通分,确保分母相同后再进行加减运算,避免计算错误。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27188.html

分享给朋友: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6,关键步骤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跳绳教案

跳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跳绳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握绳方法、摇绳技巧、跳跃姿势等,掌握多种跳绳方式,如单人单摇、双摇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弹跳力,发展学生的耐力和灵敏素质,培养学生...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如[具体学科概念、公式、定理等],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计算、解题或分析问题,提升在该学科领域的专业技能与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主要教学方法,如讲授法、...

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合同主体信息 | 甲方(发包方) | 乙方(承包方) | |--|--| | 名称:[具体发包方全称] | 名称:[具体承包方全称] | | 法定代表人:[发包方法人姓名] | 法定代表人:[承包方法人姓名] | | 地址:[发包...

游记范文

游记范文

踏上旅途 在城市的喧嚣与忙碌中沉溺许久,内心对远方的向往愈发强烈,终于,我背上行囊,踏上了这场期待已久的旅程,目的地是那充满神秘与诗意的江南水乡。 初遇江南——苏州 (一)拙政园之韵 抵达苏州后,首站便是拙政园,踏入园林,仿佛穿越时...

介绍信格式范文

介绍信格式范文

介绍信格式及范文详解 介绍信的基本结构 (一)称呼 在介绍信的开头,需要明确收信方的称呼,一般采用“尊敬的[收信方名称/具体负责人姓名]”的形式,尊敬的[公司名称]人力资源部”“尊敬的[学校名称]招生办公室”等,这一部分要顶格书写,表...

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300字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人物刻画 《平凡的世界》中众多人物形象鲜明,孙少平,他不甘于在农村度过平淡一生,怀揣梦想外出闯荡,即使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依然坚持自我成长,那股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令人动容,田晓霞,她善良、勇敢且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