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

shiwaishuzidu2025年11月01日 04:07:39学习资源3

,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以及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基础上进行的延伸,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计算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稍复杂的分数混合运算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小组合作学习单
  • 学生预习:回顾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分数四则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5分钟)

  1. 情境创设: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情境——图书角有故事书12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frac{3}{4}$,连环画的本数是科技书的$\frac{1}{2}$,连环画有多少本?
  2. 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列式($120 \times \frac{3}{4} \times \frac{1}{2}$),并说说运算顺序(从左到右)。
  3. 复习回顾: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不同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探究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做铺垫。

(二)自主探究,理解顺序(15分钟)

  1. 问题迁移:将情境中的数据改为分数——“图书角有故事书$\frac{120}{1}$本(即120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frac{3}{4}$,连环画是科技书的$\frac{1}{2}$,连环画有多少本?”
    引导学生列式:$\frac{120}{1} \times \frac{3}{4} \times \frac{1}{2}$,提问:“分数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整数一样吗?”
  2. 自主计算:学生尝试计算,小组交流计算过程,分数连乘和整数连乘一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 变式探究:改变问题——“故事书有120本,比科技书多$\frac{1}{3}$,科技书有多少本?”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式:$120 \div (1 + \frac{1}{3})$,提问:“这个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法,运算顺序是什么?”
  4. 对比总结:结合具体算式(如$\frac{3}{5} + \frac{3}{5} \times \frac{2}{3}$、$(\frac{1}{2} - \frac{1}{3}) \times \frac{6}{5}$),小组讨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对比,归纳总结:
    •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 不同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 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三)例题精讲,掌握方法(15分钟)

例1:计算$\frac{4}{9} \div \frac{2}{3} \times \frac{3}{4}$
教学步骤

  1. 观算式:同级运算(除法和乘法),从左到右计算。
  2. 计算过程:$\frac{4}{9} \div \frac{2}{3} = \frac{4}{9} \times \frac{3}{2} = \frac{2}{3}$,$\frac{2}{3} \times \frac{3}{4} = \frac{1}{2}$。
  3. 强调:除法转化为乘法时,要“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例2:计算$\frac{5}{6} - (\frac{1}{2} + \frac{1}{3}) \times \frac{3}{4}$
教学步骤

  1. 确定顺序: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frac{1}{2} + \frac{1}{3} = \frac{5}{6}$;再算乘法$\frac{5}{6} \times \frac{3}{4} = \frac{5}{8}$;最后算减法$\frac{5}{6} - \frac{5}{8} = \frac{20}{24} - \frac{15}{24} = \frac{5}{24}$。
  2. 易错点提醒:括号里的要算彻底,计算结果要约分。

例3:简便计算$\frac{7}{8} \times \frac{5}{6} + \frac{7}{8} \times \frac{1}{6}$
教学步骤

  1. 观察算式:结构符合乘法分配律$a \times b + a \times c = a \times (b + c)$。
  2. 应用定律:$\frac{7}{8} \times (\frac{5}{6} + \frac{1}{6}) = \frac{7}{8} \times 1 = \frac{7}{8}$。
  3. 分数混合运算中,可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四)分层练习,巩固提升(10分钟)

练习类型 题例 设计意图
基础巩固(必做) $\frac{3}{4} \times \frac{8}{9} \div \frac{1}{3}$ 2. $\frac{2}{5} + \frac{1}{2} \times \frac{4}{5}$ 巩固运算顺序和基本计算方法
综合应用(选做) 一桶油重$\frac{50}{3}$千克,第一次用去$\frac{1}{5}$,第二次用去剩下的$\frac{2}{3}$,还剩多少千克?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能力
拓展延伸(挑战) 计算$[\frac{3}{4} - (\frac{1}{2} + \frac{1}{6})] \div \frac{1}{12}$ 强化括号运算和逆向思维训练

(五)课堂小结,梳理反思(5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的哪些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梳理:运算顺序(同左到右、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计算技巧(约分、转化、运算律)、易错点(运算顺序混淆、忘写倒数、结果未约分)。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二)
一、运算顺序:
1. 同级:从左到右
2. 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
3. 有括号:先小括号,再中括号
二、计算方法:
例1:$\frac{4}{9} \div \frac{2}{3} \times \frac{3}{4} = \frac{4}{9} \times \frac{3}{2} \times \frac{3}{4} = \frac{1}{2}$
例2:$\frac{5}{6} - (\frac{1}{2} + \frac{1}{3}) \times \frac{3}{4} = \frac{5}{6} - \frac{5}{6} \times \frac{3}{4} = \frac{5}{24}$
例3:$\frac{7}{8} \times \frac{5}{6} + \frac{7}{8} \times \frac{1}{6} = \frac{7}{8} \times 1 = \frac{7}{8}$
三、注意:约分、转化、运算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和问题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注重知识的类比迁移和实际应用,教学中需关注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深度,特别是含有括号的复杂运算,可通过对比练习强化,对于简便计算,要鼓励学生观察数据特点,灵活选择方法,避免生搬硬套,分层练习设计能满足不同学生需求,但需加强对学困个体的指导,确保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


FAQs

问题1:分数混合运算中,如何帮助学生避免“运算顺序混淆”的错误?
解答:可通过“三步法”强化:①“看”——先观察算式中有哪些运算符号,判断是否含有括号;②“定”——根据“同级从左到右、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规则确定运算顺序;③“标”——在算式下方用横线标出先算的部分,如计算$\frac{1}{2} + \frac{1}{3} \times \frac{3}{4}$时,先标出$\frac{1}{3} \times \frac{3}{4}$的部分,设计对比练习(如$\frac{1}{2} \times \frac{1}{3} + \frac{1}{4}$与$(\frac{1}{2} + \frac{1}{3}) \times \frac{1}{4}$),让学生在辨析中巩固顺序。

问题2:在分数混合运算简便计算中,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律?
解答:通过“结构观察法”引导学生识别算式特征:如是否含有相同因数(如$\frac{2}{5} \times \frac{3}{4} + \frac{2}{5} \times \frac{1}{4}$中的$\frac{2}{5}$)、是否符合乘法分配律的逆用或正用形式,通过“变式训练”,如将$\frac{3}{4} \times \frac{5}{6}$转化为$\frac{3}{4} \times (\frac{1}{2} + \frac{1}{3})$,让学生体会运算律的灵活应用,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比较不同方法的简便性,培养优化意识,例如计算$\frac{5}{8} \times 7 + \frac{5}{8} \times 3$,既可按顺序算,也可用分配律$\frac{5}{8} \times (7+3)=\frac{25}{4}$,体会简便计算的优越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24493.html

分享给朋友: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 的相关文章

安全教育手抄报

安全教育手抄报

交通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 注意车辆动态:在道路上行走或骑车时,要时刻留意来往车辆,确保安全后再通过。 不乘坐非法交通工具:拒绝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的车辆。 消防安全...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由阿米尔·汗执导并主演的印度电影,讲述了8岁男孩伊夏因患有阅读障碍症,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挣扎,最终在美术老师尼克的帮助下重拾自信与天赋的故事,以下是对这部电影的详细观后感: 独特的视角与深刻的主题 关注特殊群体...

介绍信范文

介绍信范文

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全名] 性别:[具体性别] 出生日期:[年月日] 联系电话:[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邮箱地址] 现居住地址:[详细住址] 教育背景 时间段 学校名称 专业 学历 [...

考察材料范文

考察材料范文

材料基本信息 本次考察所涉及材料为[具体材料名称],该材料在[相关领域或应用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其来源渠道多样,主要包括[列举主要来源渠道,如特定供应商、研究机构等],在采集过程中,严格遵循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所获取材料具有代...

请示的格式及范文

请示的格式及范文

请示的格式 (一)开头部分 称谓:顶格写明接收请示的机关、单位或负责人,如“尊敬的[具体领导部门/领导姓名]”。 缘由阐述:开篇简要说明请示的背景、原因或依据,通常以“由于”“鉴于”等词引出,为后续请求事项做铺垫。 (二)主...

根鸟读后感

根鸟读后感

《根鸟》读后感 梦想的启程 故事开篇,根鸟只是一个生活在菊坡的普通少年,与父亲相依为命,以打猎为生,一次偶然的打猎经历,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转变,当他射下那只白色鹰,发现鹰腿上绑着的求救布条时,一个神秘而诱人的梦想便在他心中种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