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2023积分入学分数表公布了吗?多少分能稳入学?
番禺积分入学分数表是番禺区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申请入读公办学校或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核心是根据申请人积分情况从高到低进行排名,结合学位供给确定入学资格,积分体系涵盖基础分、加分和减分三大模块,具体指标和分值会根据当年政策动态调整,以下结合近年政策框架,对积分项目、分值计算及排名规则进行详细说明,并附上模拟分数表供参考。
积分项目构成与分值计算
番禺区积分入学积分主要包含五大类基础指标: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社保缴纳、居住证年限及纳税情况,另设加分指标(如学历、技能、献血、慈善等)和减分指标(如违法犯罪、违反计生政策等),以下为近年常见积分项目及参考分值:
(一)基础分指标
- 
合法稳定住所(最高分值30分) - 申请人或配偶在番禺区拥有自有产权住房:20分(每满1年加1分,最高加10分,即30分);
- 在番禺区合法租赁住房且办理备案:5分(每满1年加1分,最高加5分,即10分);
- 申请人或父母在番禺区居住满5年:5分。
 
- 
合法稳定职业(最高分值15分) - 在番禺区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10分(需提供连续6个月以上社保证明);
- 在番禺区投资兴办企业:10分(需提供营业执照及纳税证明)。
 
- 
社会保险缴纳(最高分值30分) 申请人及配偶在番禺区缴纳社保:每满1年加2分,最高30分(需提供连续缴纳证明,中断不累计)。 
- 
居住证年限(最高分值30分) 申请人及持有居住证的配偶在番禺区居住:每满1年加3分,最高30分(需提供居住证及签注记录)。 
- 
纳税情况(最高分值10分) 在番禺区缴纳个人所得税:每年2分,最高10分(需提供纳税证明)。 
(二)加分指标(最高分值50分)
- 学历层次:本科10分、专科5分、高中/中职3分(仅取最高学历)。
- 职业技能:高级技师20分、技师15分、高级工10分、中级工5分(需提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 献血贡献:每次献血加2分,最高10分(需提供献血证)。
- 慈善捐赠:每捐赠1000元加1分,最高5分(需提供捐赠证明)。
- 志愿服务:每满50小时加1分,最高5分(需提供志愿服务证明)。
- 随迁子女情况:在番禺区就读的弟妹加2分/人,最高5分。
(三)减分指标
- 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处理完毕的每例扣10分;
- 受刑事处罚:扣20-50分(根据情节轻重);
- 提供虚假材料:一经发现取消资格并扣10分。
番禺积分入学模拟分数表(2023年参考)
以下为根据近年政策整理的模拟分数表,实际分数需以当年官方公布为准:
| 积分项目 | 具体情况 | 分值计算方式 | 参考分值 | 
|---|---|---|---|
| 合法稳定住所 | 自有住房(满8年) | 20+8=28分 | 28 | 
| 合法稳定职业 | 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满5年) | 10分(职业)+10分(社保) | 20 | 
| 社会保险缴纳 | 申请人及配偶连续缴纳社保(满12年) | 12×2=24分 | 24 | 
| 居住证年限 | 申请人及配偶持有居住证(满10年) | 10×3=30分 | 30 | 
| 纳税情况 | 年度缴纳个税(连续5年) | 5×2=10分 | 10 | 
| 学历加分 | 本科学历 | 10分 | 10 | 
| 技能加分 | 高级技师证书 | 20分 | 20 | 
| 献血加分 | 累计献血5次 | 5×2=10分 | 10 | 
| 随迁子女加分 | 1名弟妹在番禺就读 | 2分 | 2 | 
| 总计 | 164 | 
积分排名与学位分配规则
- 分数计算:基础分+加分-减分=最终积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排名规则:  - 总分相同者,按“合法稳定住所→社保年限→居住证年限”依次比较;
- 仍相同者,通过抽签确定排名。
 
- 学位分配:根据申请人积分排名和所在学区学位数,从高到低录取,录满即止,未被公办学校录取的,可统筹安排到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
注意事项
- 材料真实性:所有积分材料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核查不实将取消资格;
- 动态调整:每年3-4月,番禺区会发布最新积分入学政策及分数表,需密切关注“番禺区政府官网”或“番禺教育”公众号;
- 申请时间:通常为每年5-6月,逾期不予受理。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积分入学材料提交后可以修改或补充吗?
解答:材料提交后原则上不可修改,但若因政策调整或材料遗漏,可在官方规定时间内(通常是提交截止后3个工作日内)向受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可补充,逾期或材料造假将直接取消资格。  
问题2:如果积分未达到公办学校录取线,还有机会入学吗?
解答:若积分未达到公办学校录取线,可申请参加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积分排名,番禺区会根据民办学校剩余学位和积分情况,对未录取的申请人进行统筹安排,但学位紧张时可能无法保证入读,建议同时关注民办学校的自主招生政策。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