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7年高考分数各批次录取线是多少?
2017年广东省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和家长普遍关注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及具体分数对应的排位情况,当年广东省高考仍采用“3+综合”的考试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综合”为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以下是关于2017年广东高考分数的详细分析,包括各批次分数线、一分一段表数据、志愿填报参考及注意事项。
2017年广东高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如下:
- 本科批次:文科总分418分,理科总分360分。
- 高分优先投档线(原一本线):文科总分520分,理科总分485分。
- 专科批次:文科总分190分,理科总分190分。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是广东省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合并的第一年,原“一本”“二本”合并为“本科批次”,同时设置“高分优先投档线”作为原一本院校的参考录取线,这一改革使得考生填报志愿的策略需要相应调整,尤其关注分数在本科线附近的考生需更注重院校专业的选择。
一分一段表数据与分数排位分析
一分一段表是考生定位自身排名、合理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2017年广东高考文科理科一分一段表显示:
- 文科:总分600分以上考生有2781人,550分以上考生约2.1万人,500分以上考生约5.3万人,418分(本科线)对应的全省排位约为12.3万名。
- 理科:总分600分以上考生有12143人,550分以上考生约5.8万人,500分以上考生约13.2万人,360分(本科线)对应的全省排位约为25.8万名。
以理科为例,480分左右的考生全省排位约15万名,若想冲刺省内重点院校(如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高分优先投档线院校),需结合该校近三年录取排位综合判断;而排位在20万名左右的考生则应重点关注省内公办本科院校的冷门专业或民办本科院校。
志愿填报策略与注意事项
- “冲稳保”梯度设置:建议考生将志愿分为“冲刺”“稳妥”“保底”三个梯度,每个梯度院校之间保持3-5分的分差,专业志愿之间也要有合理梯度,避免因专业分过高导致退档。
- 关注院校专业录取规则:部分院校采用“专业清”(专业优先)或“分数清”(分数优先)的录取规则,考生需仔细查阅招生章程,避免因规则理解偏差导致志愿填报失误。
- 地域与专业平衡:广东省内院校竞争激烈,如深圳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热门院校录取分常年高于省控线较多,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适当考虑省外同层次院校,增加录取机会。
- 服从专业调剂:为降低退档风险,建议考生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中选择“服从”,尤其是压线考生,调剂至冷门专业的概率较高,但可确保被录取。
2017年广东高考分数段人数分布表(部分示例)
| 分数段(理科) | 累计人数 | 分数段(文科) | 累计人数 |
|---|---|---|---|
| 600分以上 | 12143 | 600分以上 | 2781 |
| 550-599分 | 45857 | 550-599分 | 18219 |
| 500-549分 | 74256 | 500-549分 | 35201 |
| 450-499分 | 96784 | 450-499分 | 48763 |
| 400-449分 | 112531 | 400-449分 | 59874 |
| 360-399分 | 125800 | 418-449分 | 67892 |
| 360分以下 | 约15万 | 418分以下 | 约12万 |
注:表格数据为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信息整理,仅供参考。
2017年广东高考分数线的调整和批次合并,对考生志愿填报提出了更高要求,考生需结合自身分数、排位以及院校往年录取数据,科学制定填报策略,建议家长和考生多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招生政策,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志愿失误,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的重要选择,理性分析、合理规划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FAQs
2017年广东高考合并本科批次后,原二本院校的录取分数会有什么变化?
答:合并批次后,原二本院校与一本院校共同参与本科批次录取,部分优质二本院校的录取分数可能因竞争加剧而上升,而偏远地区或冷门专业的二本院校分数可能有所下降,考生需参考院校近三年的录取排位而非单纯分数,结合自身定位选择志愿。
高考分数压本科线的考生,应该如何填报志愿才能提高录取概率?
答:压线考生应重点考虑“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策略:
- 冲刺:选择往年录取分略高于自身分数,但近三年有波动可能的省内公办本科院校;
- 稳妥:填报录取分与自身分数匹配的民办本科院校或独立学院;
- 保底:确保在专科批次选择优质公办专科院校的热门专业,避免滑档。
务必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并关注院校的征集志愿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冀ICP备2021017634号-12
冀公网安备130628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