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源 >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

shiwaishuzidu2025年06月30日 17:57:12学习资源54

的设计思路,你可以根据这个来绘制手抄报: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

端午节起源

起源说法
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谗去职,流放途中听闻楚国被攻破,心灰意冷,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为纪念他,有了端午节。
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助吴伐楚报仇后,吴王夫差伐齐,他谏阻遭诋毁,自刎而死,尸体被抛入大江,后人敬仰他,也形成了端午习俗。
纪念曹娥 曹娥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她沿江号哭寻找,投江后多日抱父尸浮出,为颂扬她的孝道,有了相关端午祭祀活动。

端午节习俗

习俗 详情
赛龙舟 多人在龙舟上齐心协力划桨竞渡,船头有龙头装饰,船身绘鳞片等,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寓意驱散水鬼等不好的东西,也展现团结协作精神。
吃粽子 用糯米、粽叶包裹,内可加红枣、豆沙、肉类等食材,形状多样,有三角粽、四角粽等,传说最初是人们投粽子到江中喂鱼虾,不让它们破坏屈原遗体。
挂菖蒲、艾叶 将菖蒲和艾叶悬挂在门口或屋内,其散发的特殊香气有驱虫、辟邪作用,古人认为能驱赶邪祟,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佩香囊 香囊内装雄黄、薰衣草等有香味且具驱虫功效的药材,外形精美,人们佩戴在身上,既好看又能防虫蚊叮咬,还有祈福之意。
饮雄黄酒 因屈原投江后众人投下粽子等食物,又担心水中蛟龙伤害他,便倒入雄黄酒让蛟龙醉,后来民间就有饮雄黄酒的习俗,不过现在多是用其他方式象征,小孩会蘸雄黄酒在额头画“王”字。

端午节诗词

诗词名称 作者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生动地表达了对屈原的同情以及端午和屈原关联的认知。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借端午竞渡之事,感慨屈原忠魂及他的文学成就流传于世。
《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描绘了乡村端午时节的美好景象以及当时的习俗场景。

端午节相关传说故事(除上述起源外)

  • 白娘子喝雄黄酒现原形:传说白素贞在端午节误喝了雄黄酒,现出蛇身原形,吓坏了许仙,之后引发了一系列如盗仙草等情节,也让端午节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在民间广为流传。
  • 苍梧掘墓与陈临迁居:在苍梧地区有掘墓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汉代的陈临,他为官清正,死后人们在端午节期间挖开他的坟墓,查看是否有变化,若衣物肌肉如旧则视为吉祥,后来发展成独特习俗,还有陈临后代为避此俗而迁居的情况。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呢? 解答:端午节赛龙舟有多种说法,一种是为了纪念屈原,当年人们划船在江中寻找他的遗体,后来演变成赛龙舟活动;也有说是为了驱赶水中的鱼虾蛟龙等,防止它们破坏屈原的身体,同时通过划龙舟展示力量和团结,祈求平安。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

问题2:除了文中提到的,还有哪些地方有独特的端午节习俗呀? 解答:比如在浙江嘉兴,端午节有挂“钟馗像”的习俗,人们认为钟馗能捉鬼驱邪,挂在门上可保家宅平安;在福建一些地方,有采草药熬制午时水的习俗,用多种草药煮水洗澡,据说能祛病消灾等,不同地区有着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uzidu.com/xuexiziyuan/202.html

标签: 手抄报
分享给朋友: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 的相关文章

水浒传手抄报

水浒传手抄报

作者与成书背景 栏目 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本名彦端,江苏兴化人,博学多才,曾为官后隐居。 成书背景 以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1)宋江起义为原型,结合宋元话本、杂剧等民间故事创作...

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准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10各数。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能够用符号(=、...

班会教案

班会教案

《[班会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背景 近期班级内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现象,如纪律松散、同学关系不和谐等],为了加强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特召开此次班会。 班会目的 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促进同...

足球教案

足球教案

足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场地、比赛时间、进球规则、犯规判定等。 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如运球、传球(脚内侧传球、脚背正面传球)、停球(脚内侧停球、脚底停球)和射门等技术,并且...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如“塘、脑、袋”等,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时能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特点。 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以及青蛙的生...

鸡毛信观后感

鸡毛信观后感

鸡毛信观后感 影片背景与主题 《鸡毛信》是一部经典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讲述了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在抗日战争时期,冒着生命危险将一封重要的鸡毛信送到八路军张连长手中的故事,鸡毛信作为一种特殊的信件,上面插着三根鸡毛,代表着“十万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