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三视频教学,哪节讲清混合运算技巧?
,学生理解其算理、掌握算法对后续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针对分数除法的教学,可通过三个递进式视频课程,帮助学生从直观感知到抽象理解,最终灵活应用。
第一视频: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迁移
视频开篇通过生活情境引入问题:“把4张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张?”学生快速列出算式4÷2=2,接着追问:“如果1张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张?”引导学生理解1÷2=1/2,为分数除法做铺垫,核心环节对比整数除法与分数除法的意义: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这一意义同样适用于分数除法。“1/2张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张?”即1/2÷2,根据除法意义可转化为“求1/2的1/2是多少”,通过图形(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直观展示结果为1/4,最后强调: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教学建议:操作学具(如圆形纸片、长方形纸条)让学生动手分一分,结合图形语言描述分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除法即平均分”的直观认知。
第二视频:分数除以整数(非零)的算理与算法
视频聚焦“分数除以整数”这一基础类型,通过两个层次突破难点,第一层次,特殊数计算:“3/4÷2”,结合图形将3/4张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4的1/2,即(3÷2)/4=3/8;或转化为3/4×1/2,引导学生发现“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第二层次,验证普遍性:“2/5÷3”,通过图形分拆(将2/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1/5的1/3,即2/5×1/3=2/15)和乘法逆运算验证(2/5×3=6/5,与2/5÷3=2/15互为逆运算),总结算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关键点强调:
- 为什么“0除外”?因为0没有倒数,且除数不能为0;
- 计算时“变号不变值”,仅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分数值不变;
-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如4/5÷2=4/5×1/2=2/5)。
易错点提醒:学生易忽略“0除外”或混淆“倒数”与“相反数”,可通过对比练习(如3/4÷2与3/4×(-2))强化区分。
第三视频: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与实际应用
视频从“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切入,解决“2/3小时行4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4÷(2/3)的问题,通过“化归”思想,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已学的知识:
- 单位转换法:2/3小时=40分钟,4千米=4000米,4000÷40=100千米/小时,再验证100×(2/3)=200/3≈66.67≠4,发现单位转换易出错,引出更优方法;
- 图形推导法: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其中2/3小时行4千米,先求1/3小时行多少千米(4÷2=2),再求3/3小时(1小时)行多少千米(2×3=6),即4÷(2/3)=4×(3/2)=6;
- 算法总结: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0除外)。
拓展应用: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如“一根绳子的2/3是4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列方程或直接用除法4÷(2/3),强化分数除法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分层练习设计:
| 题型 | 示例 | 设计意图 |
|---------------|--------------------------|------------------------------|
| 基础算法巩固 | 6÷(3/4)=? 5/6÷(5/8)=? | 掌握“除以分数=乘倒数” |
| 简便运算 | 7/8÷(7/10)=? | 先约分再计算,提升效率 |
| 实际问题解决 | 12吨的3/4是多少吨? | 区分“乘法”与“除法”的应用场景 |
相关问答FAQs
问1:学生总是混淆“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算法,怎么办?
答:可通过对比表格梳理两者的异同,强调核心是“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无论“数”是整数还是分数,算法本质不变。
- 分数除以整数:3/4÷2=3/4×1/2=3/8
- 整数除以分数:4÷(2/3)=4×(3/2)=6
同时设计专项对比练习(如5/6÷3与5÷(6/3)),让学生在计算中观察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强化“变倒数”的步骤记忆。
问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避免死记硬背算法?
答:借助“数形结合”和“生活情境”双重支撑,例如用“分披萨”情境:1个披萨的3/4是6块,问1个披萨有多少块?画图表示3/4对应6块,先求1/4是6÷3=2块,再求1个(4/4)是2×4=8块,推导出6÷(3/4)=6×(4/3)=8,通过多次动手操作和情境分析,让学生理解“除以分数”的本质是“求单位量的多少”,从而自然过渡到“乘倒数”的算法,避免机械记忆。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