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分数分配各科具体分值是多少?
2017年高考分数分配因省份和考试模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主要分为“传统高考模式”和“新高考模式”两大类,传统高考模式下,多数省份采用“3+X”科目设置,分数分配以语文、数学、外语三大主科为核心,综合科目(文综/理综)或单科成绩按比例计入总分;新高考模式则在上海、浙江率先试点,采用“3+3”科目组合,分数分配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和学科平衡,以下从不同模式、科目分值及计分规则等方面展开具体说明。
传统高考模式下的分数分配
传统高考模式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份,通常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四大考试科目,总分普遍为750分,各科分值分配如下:
- 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均为必考科目,每科分值为150分,其中外语包含30分听力成绩(部分省份听力成绩不计入总分,按比例折算)。
-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 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满分300分,各科分值比例约为100:100:100(部分省份略有调整,如历史分值可能略高)。
- 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满分300分,分值分配通常为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如全国卷),或各科100分(如部分自主命题省份)。
以全国卷为例,传统高考模式分数分配可总结为:
| 科目 | 分值(分) |
|--------------|------------|
| 语文 | 150 |
| 数学 | 150 |
| 外语(含听力)| 150 |
| 文综/理综 | 300 |
| 总分 | 750 |
新高考模式下的分数分配
2017年,上海、浙江作为新高考试点省份,采用“3+3”科目组合,3”指语文、数学、外语(必考),“3”指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分数分配规则与传统模式差异显著:
-
上海模式:
- 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其中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高分计入。
- 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每科满分70分,按考生卷面分占比赋分(如前1%赋分70分,前15%赋分66分,以此类推)。
- 总分660分(语文150+数学150+外语150+选考科目3×70)。
-
浙江模式:
- 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外语含听力30分。
- 选考科目(同上海)每科满分100分,采用赋分制,规则为“21等级赋分”,如卷面分前1%赋100分,前51%赋70分,最低40分起赋。
- 总分750分(语文150+数学150+外语150+选考科目3×100)。
特殊省份的分数分配规则
部分省份因自主命题或考试科目调整,分数分配存在差异:
- 江苏: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模式,语文、数学每科160分,外语120分(含听力30分),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2门)等级折算加分(如A+加5分,A加3分),总分480分(不含加分)。
- 海南:实行“3+3”模式,但选考科目采用标准分(单科满分100分,折算后计入总分),总分900分(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选考科目3×100分+基础会考成绩折算90分)。
分数分配背后的逻辑
高考分数分配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原则:
- 公平性:通过赋分制解决选考科目难度差异问题(如浙江、上海)。
- 导向性:强化语文、数学、外语的基础学科地位,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高考模式)。
- 区分度:综合科目分值占比高,利于选拔综合素质人才。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2017年新高考中,选考科目的赋分制是如何操作的?
解答:赋分制主要针对选考科目,根据考生卷面分在全省的排名确定等级,再按等级赋分,浙江采用21等级赋分,将卷面分从高到低划分为21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分值区间(如前1%为100分,1%-2%为97分,依此类推),最终将卷面分转换为赋分成绩,这种方式消除了因试题难度不同导致的分数差异,确保公平性。
问题2:为什么传统高考模式下文综/理综的分值分配不均衡(如物理110分,生物90分)?
解答:文综/理综分值分配主要基于学科特点和高校人才选拔需求,理科综合中,物理作为基础学科,逻辑性强、区分度高,分值通常最高(如全国卷物理110分);化学和生物次之,分别侧重实验能力和知识应用,文科综合中,历史、政治、地理的分值则相对均衡,部分省份会根据学科权重调整,如历史分值略高,以呼应人文社科类专业的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