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学习作者描写紫藤萝花的手法,体会写景状物的精妙之处。
- 理解作者在紫藤萝花下的情感变化,感悟生命的顽强与美好,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紫藤萝花之美。
- 揣摩、品味文中生动形象、富有哲理的语言。
-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2 分钟)
同学们,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常常能引发人们无尽的情思,让我们跟随宗璞先生的脚步,去欣赏那如瀑布般绚烂的紫藤萝,去感受它背后蕴含的深刻情感与生命哲理。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 分钟)
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自幼生长于清华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本文写于 1982 年 5 月,当时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处于病危状态,作者处于极度悲痛之中,一天,她独自徘徊于庭院中,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触动,便创作了此文,借紫藤萝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思考生命的意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记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语句。
- 教师正音,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利用投影仪展示重点字词,如“迸溅(bèng jiàn)”“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g)”等,让学生注音并解释含义。
-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文章围绕紫藤萝花写了哪些内容?
-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明确文章先写看花的原因,然后细致地描绘紫藤萝花的美丽景象,接着回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悟,揭示文章主旨。
(四)精读课文,品味赏析(20 分钟)
- 再读课文,找出描写紫藤萝花的语句,从修辞、用词、描写角度等方面进行赏析。
-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繁茂、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读者仿佛看到了那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紫藤萝花海。
-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紫藤萝花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流动”“欢笑”“生长”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与灵动之美,使静态的花具有了动态的美感,让读者感受到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
- 从描写角度来看,作者既有对紫藤萝花的整体描绘,如“像一条瀑布”,又有对花的局部特写,如“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全方位地展现了紫藤萝花的美丽与独特魅力。
- 在描写紫藤萝花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试举例分析。
- “挨挨挤挤”“推”“挤”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繁密,它们相互依偎、簇拥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热闹而充满活力的景象,仿佛每一朵花都在努力地生长、绽放,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 “绽开”“盛开”“张满”等词语准确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不同开放状态,从含苞待放到完全盛开,这些词语依次展现了紫藤萝花的生命进程,体现出它们蓬勃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生长态势。
- 作者在描写紫藤萝花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 文章开篇,作者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表明作者原本处于一种迷茫、惆怅的状态,被紫藤萝花吸引而停下脚步,说明紫藤萝花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她的注意和兴趣,但此时作者内心还未真正受到触动。
- 随着对紫藤萝花的细致观察和描绘,作者的情感逐渐发生变化,如“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从嗅觉角度写出紫藤萝花的香气,“梦幻一般”一词体现出作者此时已被紫藤萝花的美所感染,开始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氛围中,心情逐渐变得轻松、愉悦。
- 当作者回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时,情感出现了波动。“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通过今昔对比,作者感慨生命的无常与坚韧,曾经凋零的紫藤萝如今又如此繁茂地盛开,这让作者从紫藤萝花身上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从而引发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情感由最初的惆怅转变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五)深入探究,体会主旨(10 分钟)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者仅仅是在写紫藤萝花的美丽吗?文章想要传达怎样深层的主旨?
-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归纳归纳,明确文章不仅仅是在描写紫藤萝花的美丽,更是借紫藤萝花来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紫藤萝花曾遭遇不幸,如同作者弟弟的病重一样,是生命的挫折与磨难,但紫藤萝花没有因此而枯萎,而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启示作者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顽强,即使经历痛苦与磨难,生命依然可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作者通过对紫藤萝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鼓励人们在困境中要坚强乐观,相信生命的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 引导学生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情感寄托在紫藤萝花上,通过对紫藤萝花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思考,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手法,如作者对紫藤萝花生命力的赞美,实则是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顽强精神的歌颂;紫藤萝花从凋零到繁茂的过程,也象征着生命的起伏与重生,作者借此传达出无论生活遭遇多大困难,都要积极面对,让生命焕发出新的活力的信念。
(六)拓展延伸(5 分钟)
-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紫藤萝花这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事物,以及从中获得的感悟,沙漠中的仙人掌,在干旱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茁壮成长;寒冬里傲雪凌霜的梅花,散发着阵阵清香,给人以坚韧与希望的启示。
- 推荐学生阅读宗璞的其他作品,如《丁香结》《水仙辞》等,进一步体会作者细腻的笔触和对生命的深刻洞察,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更多描写植物且富有深意的文章,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对生命的认知水平。
(七)课堂小结(3 分钟)
本节课我们跟随宗璞先生欣赏了美丽壮观的紫藤萝瀑布,品味了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到了作者在紫藤萝花下的情感起伏,更重要的是,我们从紫藤萝花的身上学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懂得了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珍视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八)布置作业(2 分钟)
- 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在熟背的基础上默写。
- 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字数不少于 500 字,可以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如向日葵、竹子等,通过对其外形、生长环境、生长过程等方面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或某种精神品质的赞美。
板书设计
板块 | |
---|---|
紫藤萝花之景 | 繁茂壮观、生机勃勃(比喻、拟人等修辞,多角度描写) |
作者情感变化 | 惆怅→愉悦→敬畏→热爱 |
生命感悟 | 顽强不屈,珍视生命,积极乐观 |
写作手法 | 托物言志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文中写到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稀落”“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这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解答:这部分内容与现在紫藤萝的繁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多年前紫藤萝的凋零暗示着生命中可能会遭遇挫折、不幸和苦难,就如同作者当时面临弟弟病重的情况一样,生活陷入了困境和迷茫,而如今紫藤萝又重新盛开得如此繁茂美丽,这说明生命具有顽强的再生能力和不屈的精神,通过这种今昔对比,突出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即无论生活经历多大的磨难,生命都能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应该像紫藤萝一样,在困境中保持对生命的希望和热爱,积极面对生活。
问题 2: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解答:这句话是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归纳。“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表明无论是自然界的生物还是人类,在生命的旅程中都会遭遇困难、挫折、痛苦等不幸的事情,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则强调了生命的顽强与永恒,尽管会遇到不幸,但生命不会因此而停止前进,它会像长河一样源远流长,不断延续和发展,就像紫藤萝花曾经凋零,但如今又重新绽放一样,生命具有自我修复和重生的能力,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时,我们不能被打倒,要相信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让生命在经历磨难后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