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
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简称华电(NCEPU),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北京电力学院,历经多次变迁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在能源电力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和广泛影响力的高等学府。
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时间节点 | 重要事件 |
---|---|
1958年 | 北京电力学院成立,校址位于北京西直门北下关。 |
1969年 | 学校迁至河北邯郸,次年迁至保定,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 |
1978年 | 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
1995年 | 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校部设在保定,分设北京校区。 |
2003年 | 划转教育部管理,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
2005年 | 校部变更为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 |
2017年 | 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
2022年 | 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 |
华北电力大学已形成以北京校部和保定校区为主体的办学格局,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拥有17个学院(部),开设5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
学科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在能源电力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及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在第四、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均分列A档和A-档。“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60强和前1‰行列。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100人,其中专任教师2090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49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823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这些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
人才培养特色
华北电力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并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学校还发起成立了“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与中国电力教育协会学生竞赛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依托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育教学成果
学校现有2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雄厚实力和卓越成就。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科研平台与成果
华北电力大学聚力打造战略科研力量,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等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建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44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十五”以来,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43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430余项。
社会服务与合作
学校坚定不移走校企合作兴校强校之路,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了能源互联网学院、智慧能源联合研究院、海上风电与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高效清洁智能发电联合研究院、智慧电站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多领域交流与合作,学校还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推动高校之间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校园文化与国际化办学
校园文化
华北电力大学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国际化办学
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搭建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和“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全面开展学生国际交流、院系科研合作等项目,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提高来华留学规模和质量,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承担国家外交任务,承办多个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等15所海外高校共同签署“一带一路”能源学院合作伙伴计划;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智库,学校还在美国设立了西肯塔基孔子学院,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孔子学院之一。
面向未来,华北电力大学将围绕碳中和领域和能源电力行业产业链,实施学科专业拓新、人才培养提质、科技创新登攀、开放合作升级、高端师资汇聚、零碳校园建设等六大行动,学校将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工程转化的完整创新链,形成双碳引领、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结构完整的世界一流能源电力学科体系,学校将加快培养能源电力领域未来战略人才和工程领军人才,为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早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FAQs
问题1:华北电力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是什么?
答:华北电力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是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其中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问题2:华北电力大学在国际合作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华北电力大学在国际合作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包括搭建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和“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全面开展学生国际交流、院系科研合作等项目;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承办多个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与海外高校共同签署“一带一路”能源学院合作伙伴计划;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智库;在美国设立西肯塔基孔子学院等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