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
镇陶瓷大学,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新的使命,学校坐落于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前身可追溯至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历经百年发展,现已成为全球陶瓷教育、文化交流与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以下从历史沿革、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国际影响力等维度展开详细解读:
历史沿革:百年传承,铸就行业标杆
时间节点 | 重要事件 |
---|---|
1910年 | 张謇等创办中国陶业学堂,开启中国陶瓷高等教育先河。 |
1948年 | 升格为国内首所陶瓷高等学校——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 |
1958年 | 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成为中国陶瓷教育里程碑。 |
2016年 | 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开启综合性大学发展新篇章。 |
学校历经多次迁址与变革,始终以“发扬国粹,利民裕国”为使命,培养了大批行业领军人才,被誉为“陶瓷黄埔”,改革开放后,学校逐步构建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并于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陶瓷领域的学术地位。
学科布局:艺工交融,构建特色学科群
景德镇陶瓷大学以“陶瓷”为核心,形成了三大特色学科群:
-
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设计学稳居全国前列,美术学、书法学、雕塑等专业构成艺术教育矩阵,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历史悠久,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了众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材料工程与智能制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动陶瓷材料科技创新。
-
陶瓷经济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结合陶瓷产业需求,培养具备行业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现有5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艺术学、教育学等9大学科门类,其中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设计等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硕士与博士层面,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硕士点及1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匠心精神与创新实践并重
学校以“脑手并用,科艺结合”为理念,构建多元化育人模式:
- 实践教学:依托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古陶瓷研究中心等平台,学生可参与陶瓷制作、文物修复等实践活动,传承非遗技艺。
- 产教融合:现代陶瓷产业学院采用“3+1”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课程,毕业生直接对接产业需求。
- 创新创业:学校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设有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创业率居全省前列,校友创立的科达制造、金意陶等企业成为行业标杆。
国际视野:推动陶瓷文化全球化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
- 国际交流:与全球50余所高校合作,培养来自60国的3000余名留学生,并在卢浮宫、联合国总部等地举办师生作品展,传播中国陶瓷文化。
- 重大活动:发起“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主办国际陶艺大会(2026年第52届),并通过“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搭建全球交流平台。
校园环境与资源
- 校区分布:湘湖校区(主校区)与新厂校区相距约2.8公里,前者侧重教学科研,后者依托陶瓷产业园区资源。
- 奖学金体系: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及校企联合奖学金(如浪鲸奖学金、金意陶奖学金)覆盖各类学生。
- 学生生活:宿舍配备空调、独立卫浴,校内陶瓷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周边陶瓷市场与工作室提供实践便利。
FAQs
Q1: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如何?
A1:学校在各省录取线因专业而异,陶瓷艺术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王牌专业通常需超一本线30-50分,具体可参考历年招生简章或咨询招生办(电话:0798-8499720)。
Q2:非艺术生能否报考陶瓷相关专业?
A2: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工科专业对物理化学基础要求较高,无需艺考成绩,但需通过普通高考招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