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C式成语
AC式成语,作为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不仅结构精巧,而且意蕴丰富,常常被用于表达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或情境,这种形式的成语,其第一、第三字相同,而第二、第四字则各具特色,形成了既统一又变化的韵律美,以下是对ABAC式成语的详细解析与举例:
序号 | 成语 | 释义 |
---|---|---|
1 | 碍手碍脚 | 妨碍别人做事 |
2 | 毕恭毕敬 |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3 | 暴饮暴食 | 指贪吃贪喝 |
4 | 笨手笨脚 | 形容动作笨拙 |
5 | 不慌不忙 | 形容说话或行动从容不迫 |
6 | 不知不觉 |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
7 | 不紧不慢 |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
8 | 不折不扣 | 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
9 | 不闻不问 | 不听也不问,形容漠不关心 |
10 | 不文不武 |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
11 | 彻头彻尾 | 从头到尾,自始至终 |
12 | 称王称霸 | 比喻专横跋扈,为所欲为 |
13 | 诚惶诚恐 | 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
14 | 楚弓楚得 | 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但最终仍回到自己人手中 |
15 | 大手大脚 | 形容花钱、用东西不节省 |
16 | 呆头呆脑 | 形容迟钝愚笨的样子 |
17 | 多才多艺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18 | 独来独往 | 形容独自一人,不与人交往 |
19 | 动手动脚 | 形容举止轻浮,动手触碰他人 |
20 | 恶衣恶食 | 形容生活简朴,衣食粗劣 |
ABAC式成语的特点
-
结构特点:ABAC式成语的第一、第三字相同,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第二、第四字的不同又使得每个成语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法。
-
语义丰富:这些成语涵盖了从日常生活到哲学思考的广泛领域,既有描述人物性格、行为的,如“碍手碍脚”、“毕恭毕敬”,也有表达情感、态度的,如“诚惶诚恐”、“不知不觉”,还有反映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的,如“称王称霸”、“楚弓楚得”。
-
文化内涵:ABAC式成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它们或是对古代典故的提炼,如“楚弓楚得”源自《孔子家语·好生》,寓意失而复得;或是对民间智慧的归纳,如“多才多艺”赞美人的全面才能,这些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传承。
应用实例
- 碍手碍脚:在团队项目中,如果每个人都碍手碍脚,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那么项目很难顺利推进。
- 毕恭毕敬:面对长辈或领导时,我们应保持毕恭毕敬的态度,以示尊重。
- 暴饮暴食:为了健康,我们应该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 笨手笨脚:他刚接触这项技能,显得有些笨手笨脚,但经过练习,逐渐熟练起来。
- 不慌不忙:面对突发情况,他能够不慌不忙地应对,展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ABAC式成语以其独特的结构、丰富的语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语言表达的有力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些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FAQs
Q1: ABAC式成语在写作中如何运用? A1: 在写作中,ABAC式成语可以作为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描述人物性格时,可以用“毕恭毕敬”来形容其谦逊有礼;在叙述事件过程时,可以用“不知不觉”来表达时间的流逝或变化的发生,也要注意成语的恰当使用,避免堆砌或误用。
Q2: 如何区分ABAC式成语与其他形式的成语? A2: ABAC式成语的特点是第一、第三字相同,而其他两字不同,这一特点使得它与其他形式的成语(如AABB式、ABCC式等)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ABAC式成语在语义上也往往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表达力,能够准确传达某种情感或情境,在区分时,可以重点关注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