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成语
,这一闪耀着光芒与价值的符号,在中华成语的浩瀚星空中占据着独特而璀璨的位置,它不仅象征着财富、尊贵与坚固,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从描述财富累积的“堆金积玉”,到强调承诺重量的“一诺千金”;从展现奢华景象的“金碧辉煌”,到比喻坚韧友谊的“金石之交”,每一个含“金”的成语都是汉语宝库中的瑰宝,以下是一篇关于金的成语的文章:
序号 | 成语 | 释义 |
---|---|---|
1 | 堆金积玉 | 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 |
2 | 挥金如土 | 指散出金钱好像散出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浪费。 |
3 | 金城汤池 | 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 |
4 | 金屋藏娇 | 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
5 | 金戈铁马 | 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
6 | 金枝玉叶 | 原形容花枝叶的美好,后借称帝王子孙,比喻人的身份及其尊贵。 |
7 | 金榜题名 | 名字写在金榜上,泛指通过考试后被录取。 |
8 | 金玉良言 | 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
9 | 金碧辉煌 | 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
10 | 金科玉律 | 原指法律条文尽善尽美,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
11 | 金童玉女 | 传说中服侍仙人、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泛指稚气无邪的男、女孩童。 |
12 | 璞玉浑金 |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
13 | 惜墨如金 | 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
14 | 一字千金 |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15 | 一诺千金 |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
16 | 一掷千金 | 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借以形容挥霍无度。 |
17 | 一刻千金 | 一刻指极短的时间,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
18 | 纸醉金迷 | 比喻沉醉于富丽的环境,也比喻奢侈豪华的生活。 |
19 | 众口铄金 | 人人这么说,足以熔化金,比喻舆论力量大,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 |
20 | 固若金汤 | 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
21 | 鸣金收兵 | 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
22 | 千金之子 | 旧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23 | 拾金不昧 | 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
24 | 一饭千金 | 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
25 | 金蝉脱壳 | 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26 | 一笑千金 | 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
27 | 火眼金睛 |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
28 | 金刚怒目 | 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
29 | 金玉满堂 | 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30 | 金石为开 | 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常与“精诚所至”连用,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困难。 |
金的成语深度解析与应用
财富与奢华的象征
- 堆金积玉:此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财富积累的程度,如同金银堆积如山,玉石满堂,常用来形容极度富有或财物丰富。
- 金碧辉煌:多用于形容建筑或室内装饰的华丽与奢华,金色与碧色交相辉映,光彩夺目,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 纸醉金迷:则是一种对奢侈生活方式的批判性描述,纸张被当作金子般挥霍,美酒如同水流般消耗,寓意着沉迷于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
品质与价值的体现
- 金玉良言:将宝贵的言语比作金子和玉石,强调其价值连城,值得倾听和铭记。
- 一字千金:形容文字或言辞的精妙绝伦,每一个字都如同金子般珍贵,不可随意增减。
- 璞玉浑金:比喻人或物本质优良,未经雕琢已显珍贵,强调自然美和内在价值。
承诺与诚信的象征
- 一诺千金:一个承诺重如千金,强调了信守承诺的重要性,是诚信品质的体现。
- 金石为开:虽然常与“精诚所至”连用,但也隐含了真诚承诺能够打动人心,甚至改变局面的力量。
时间与机遇的珍贵
- 一刻千金:强调时间的宝贵,每一刻都价值千金,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抓住机遇。
- 一寸光阴一寸金:直接以金子衡量光阴的价值,告诫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应珍惜每分每秒。
坚韧与不变的寓意
- 固若金汤:形容防御工事或阵地坚固无比,如同金属铸成的城墙和滚烫的护城河,难以攻破。
- 真金不怕火炼:比喻真正的英雄或品质经得起任何考验,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能保持本色。
其他含义丰富的成语
- 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身,不露痕迹,体现了智慧和策略。
- 火眼金睛:源自《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能力,后来泛指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真伪的能力。
- 众口铄金:强调舆论的力量,众人的言论可以熔化金属,比喻流言可畏,也反映了社会心理的影响。
金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中对财富、品质、承诺、时间、坚韧等多方面的理解和追求,这些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文化的传承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