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一毛成语
牛一毛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智慧,在汉语中,成语往往以其简洁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九牛一毛,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数量微不足道的词汇,更是一种对世事洞察、对人生态度的深刻体现。
基本信息
项目 | |
---|---|
拼音 | jiǔ niú yī máo |
解释 | 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
出处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用法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微不足道 |
近义词 | 沧海一粟、一丝一毫、微不足道、微乎其微、不足挂齿、寥寥无几、牛之一毛等。 |
反义词 | 不计其数、举不胜举等。 |
成语故事
“九牛一毛”这一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据记载,汉武帝时,李陵率兵与匈奴作战,因寡不敌众且援军未至,最终投降匈奴,汉武帝对此震怒,欲严惩李陵全家,司马迁出于正义和同情,为李陵辩解,却因此触怒汉武帝,被判以宫刑(一种残酷的刑罚)。
在遭受此等奇耻大辱后,司马迁曾一度万念俱灰,但他很快调整心态,认识到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选择了隐忍苟活,以完成父亲的遗愿和自己的史学理想,在写给好友任安的信中,司马迁用“九牛一毛”来形容自己个人的生死荣辱与国家兴衰相比,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他写道:“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意思是说,即使我被杀,也不过是像九条牛身上失去一根毛那样微不足道,与死去一只蝼蛄或蚂蚁又有什么区别呢?
用法示例
- 经济领域:对于拥有亿万资产的大企业来说,一次小额的捐赠或损失,可能就是九牛一毛,无足轻重。
- 人口统计:在全球数十亿的人口中,某个小村庄的居民数量,简直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 资源分配:面对国家庞大的资源储备,某个地区偶尔的资源短缺,就像是从九头牛身上拔下一根毛,影响甚微。
- 时间管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偶尔的一天或两天的浪费,可能对于整个生命来说,就是九牛一毛,但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 知识学习: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个人已掌握的知识或许只是九牛一毛,因此保持谦逊和持续学习的态度至关重要。
哲学思考
“九牛一毛”不仅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宏大的世界和复杂的人生时,应保持谦逊和豁达的心态,个人的得失、荣辱、悲欢,在历史的长河和宇宙的尺度下,往往显得微不足道,我们不应过分纠结于一时的得失,而应放眼长远,追求更高尚的目标和更广阔的视野。
“九牛一毛”也启示我们,在评价事物时,应具备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不要因为局部的、暂时的困难或损失,就否定整体的价值和意义,正如司马迁在遭受巨大屈辱后,仍能以国家大义为重,继续投身于史学研究,最终成就了《史记》这部不朽的巨著。
FAQs
问:九牛一毛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哪些场合?
答:九牛一毛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在极大数量中的极小部分,或者表示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可以用于各种需要强调数量对比或比例悬殊的场合,如经济、人口、资源、时间、知识等领域。
问:除了九牛一毛,还有哪些类似的成语?
答:除了九牛一毛外,还有沧海一粟、一丝一毫、微不足道、微乎其微、不足挂齿、寥寥无几等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数量极少或价值极小的事物,这些成语在语境和表达上各有侧重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