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便便成语
汉语的丰富词汇中,“大腹便便”这一成语以其独特的形象与含义,长久以来在人们的言语交流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它不仅仅是对一种体态的描述,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以下是关于“大腹便便”成语的详细解析:
项目 | 详情 |
---|---|
拼音 | dà fù pián pián |
注音 | ㄉㄚˋ ㄈㄨˋ ㄆ一ㄢˊ ㄆ一ㄢˊ |
词性 | 形容词、成语 |
褒贬 | 贬义 |
构词 | 联合式 |
语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官僚等 |
释义 | 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人肚子肥大,身材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来形容不劳而获、养尊处优的人。 |
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
典故 | 东汉桓帝时期,教书先生边韶以文章闻名,有数百名学生,他学识渊博,口才出众,但有个小毛病,总是打瞌睡,且因身子肥胖,肚皮比常人要大,行动有些笨拙,平时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学生们见状,便凑在一起,偷偷编了一段顺口溜:“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后来,边韶醒来,提笔写了一首顺口溜回应,展现了自己的学识与胸怀。 |
近义词 | 肠肥脑满、脑满肠肥 |
反义词 | 骨瘦如柴、面黄肌瘦 |
运用示例 | 金·王若虚《贫士叹》:“苍天生我亦何意,盖世虚名食不足,争如只使冗且愚,大腹便便饱粱肉。”清·姚鼐《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室如悬磬待遗秉,大腹便便乃空洞。” |
“大腹便便”这一成语,通过其生动的形象与丰富的内涵,不仅描绘了一种体态特征,更反映了人们对某种生活态度或社会现象的看法,在使用时,我们应结合具体语境,恰当地运用这一成语,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FAQs
问1:成语“大腹便便”中的“便”字怎么读? 答:成语“大腹便便”中的“便”字读作pián,整个成语的读音是dà fù pián pián。
问2:除了形容肥胖,“大腹便便”还有其他含义吗? 答:“大腹便便”主要用于形容人肚子肥大、身材肥胖的样子,多含贬义,常用于描述不劳而获、养尊处优的人,虽然有时也用于自嘲或幽默场合,但其核心含义仍然是强调肚子的肥大与可能伴随的懒惰或无所事事的状态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