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开头的成语
浩如烟海的汉语成语世界里,七开头的成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些成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在日常表达和文学创作中展现出强大的表现力。
成语 | 释义 | 出处 | 例句 |
---|---|---|---|
七窍玲珑 | 形容聪明灵巧,心计很多,且善于洞察事物,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 | 《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又似嫡仙下凡,真是‘七窍玲珑’之人。” | 他为人处世极为圆滑,可谓七窍玲珑,总能巧妙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
七步之才 | 形容人有卓越的文才,能在短时间迅速构思成文,源于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 曹植以七步之才,在短时间内吟出传世佳作,其文学造诣令人惊叹。 |
七零八落 | 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也指做事不集中、不系统,杂乱无章。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报恩慧开禅师》:“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 战后的战场一片狼藉,敌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四处逃窜。 |
七上八下 | 形容心里慌乱不安,心神不定,好似有七只小鹿、八只小兔在心中乱撞。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却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 | 等待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他的心里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十分忐忑。 |
七手八脚 | 形容人多手杂,大家一起动手,动作杂乱却效率高。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汝州叶县广教院省辨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七手八脚。’” | 大家七手八脚地帮忙搬东西,不一会儿就把仓库整理得井井有条。 |
七嘴八舌 | 形容人多口杂,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 | 《平妖传》第三回:“众人七嘴八舌,有的说张三李四,有的说赵二钱三。” |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校园活动,热闹非凡。 |
七颠八倒 | 形容颠倒错乱,失去常态或秩序。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后唐·保福从展禅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七颠八倒。’” | 他最近生活作息全乱了,整天过得七颠八倒,精神状态很差。 |
七拼八凑 | 指把零碎的东西勉强拼凑起来。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八回:“所有那班阔人来拜他,送的川资,七拼八凑,竟也还有二百多两银子。” | 为了这次旅行,他七拼八凑,总算凑齐了路费。 |
七开头的成语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物的智慧、才能到事物的状态、人们的行为等,都有着生动形象的描绘,它们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往往能在寥寥数字间勾勒出复杂的情境与情感,无论是在书面写作中增添文采,还是在口语表达里让话语更加鲜活,这些成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了解并熟练运用它们,不仅能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彩,更能深入领略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人智慧结晶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FAQs: 问题 1:除了文中提到的,还有哪些七开头的常用成语? 解答:还有“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七擒七纵”,出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七情六欲”,泛指人的各种情感和欲望,七情指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绪,六欲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产生的欲念。
问题 2:怎样更好地记忆这些七开头的成语呢? 解答:可以结合成语的故事背景来记忆,比如了解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就能深刻记住“七步之才”;还可以通过日常阅读、写作和交流频繁使用这些成语,在实践中加深印象;制作成语卡片,一面写成语,一面写释义、例句,随时拿出来复习巩固,也有助于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