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读后感
王二小读后感
人物背景与成长经历
王二小,原名阎富华,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滚龙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充满了苦难,父母和哥哥先后因病饿去世,年仅11岁的他被迫外出逃荒,最终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定居下来,以放牛为生,在这个抗日根据地,王二小逐渐接触到抗日思想,加入了儿童团,开始了他的抗日生涯。
英勇事迹与牺牲精神
1942年10月25日(一说1941年9月16日),王二小在放牛时遭遇了进山扫荡的日军,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机智地将日军带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当日军发现自己上当后,残忍地用刺刀将王二小挑下悬崖,壮烈牺牲,年仅13岁,王二小的英勇事迹不仅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更展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艺术形象与后世影响
王二小不仅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更是艺术创作中的少年英雄形象,据《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词作者方冰回忆,王二小是他根据多个叫“二小”的孩子的形象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是无数少年英雄的化身,这首歌传唱开来后,王二小的事迹迅速广为人知,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儿童英雄的代表人物,在河北平山、涞源等地,都有王二小的纪念地,他的英雄事迹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个人感悟与启示
读完王二小的故事,我深受感动,王二小虽然年纪小小,但他却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为了保护乡亲们的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我也意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像王二小这样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王二小的牺牲时间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解答:关于王二小的牺牲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41年9月16日,另一种说法是1942年10月25日,这两种说法都源于不同的历史记录和回忆,但无论如何,王二小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都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
问题2:王二小为什么能够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儿童英雄的代表人物?
解答:王二小能够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儿童英雄的代表人物,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英勇事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他机智勇敢地将日军带入埋伏圈,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形象也符合当时人们对于少年英雄的期待和想象,即勇敢、机智、无私和奉献,随着《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王二小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少年儿童英雄的象征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