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后感
引言 观后感是对影视作品、戏剧演出、书籍阅读等之后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的书面表达,它不仅是个人情感与思考的记录,还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促进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一份优质的观后感,能够从多个角度剖析作品,展现其艺术价值、主题深度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观后感的写作步骤
(一)明确观感来源
在开始撰写观后感之前,首先要明确所针对的作品详细信息,如果是电影,要记录电影的名称、导演、主演、上映年份等;若是书籍,则需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等,这有助于读者在阅读观后感时更好地定位和理解你所阐述的内容。
作品类型 | 详细信息示例 |
---|---|
电影 | 《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丝莱特,1997 年上映 |
书籍 | 《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版社[具体出版社] |
(二)回顾作品内容
简要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是观后感的重要基础,不需要复述全部细节,而是提炼出关键事件、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对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可以这样概括:银行家安迪因被误判为枪杀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入狱,在肖申克监狱中,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坚韧,与狱友瑞德等人建立了深厚友谊,并最终成功越狱,同时还揭露了监狱体制的黑暗与腐败。 时,要突出作品的核心冲突和高潮部分,因为这些往往是作品主题和情感的集中体现。
(三)分析作品主题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观后感需要深入挖掘作品所传达的核心思想,这可能包括爱情、友情、亲情、人性、自由、正义、成长等诸多方面,以电影《阿甘正传》为例,其主题之一是关于人生的坚持与奋斗,阿甘虽然智力不高,但凭借着母亲的教导和自身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成功,如跑步、打乒乓球、捕虾等,展现了一个平凡人通过不懈努力创造非凡人生的励志故事。
除了单一主题,有些作品可能蕴含多个主题,需要逐一分析并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引用作品中的具体情节、人物对话或象征元素来支持对主题的分析。
(四)探讨作品艺术手法
- 叙事结构:分析作品的叙事方式是线性叙事、倒叙、插叙还是多线叙事等,不同的叙事结构会对故事的节奏和效果产生不同影响,电影《记忆碎片》采用独特的倒叙和碎片化叙事,以主人公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的视角展开,这种叙事结构增加了故事的悬疑性和观众的代入感,使观众仿佛与主人公一同在混乱的记忆碎片中寻找真相。
- 人物塑造:评价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立体,包括主角的性格特点、动机、成长变化,以及配角对主角的衬托作用等,在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性格叛逆、多情且富有同情心,他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贯穿始终;而林黛玉敏感细腻、才情出众,她的身世与性格使她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既纯真又充满悲剧色彩,众多配角如王熙凤的精明能干、薛宝钗的端庄稳重等,也都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群像。
- 画面与语言:对于影视作品,画面的色彩、构图、光影运用等都是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电影《卧虎藏龙》中,竹林打斗场景的画面构图精美,绿色调的竹林与人物的白色、青色服饰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又充满武侠气息的氛围,在语言方面,对白是否简洁有力、富有深意,旁白是否起到恰当的引导和解释作用等都需要关注,文学作品则注重文字的优美性、表现力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如诗歌中常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五)阐述个人感悟与启示
这是观后感的核心部分,需要结合作品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价值观等,表达观看或阅读作品后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可以从情感共鸣、对人生的认知改变、对社会现象的新理解等多个角度入手,观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后,可能会对生活中的困境与坚持有更深的体会,主人公克里斯在极度贫困和艰难的环境下,始终不放弃对幸福的追求,这种精神能够激励观众在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挫折时,勇敢地坚持下去,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迎来转机。
个人感悟还可以延伸到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或书籍,可能会引发观众对社会公平、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深入反思,并在观后感中表达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担忧和期望。
(六)归纳与评价
在观后感的结尾,对作品进行总体评价,归纳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评价要客观公正,避免片面或过度情绪化的表达,可以从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深度、娱乐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对于一部既有精彩剧情又有深刻主题,但在某些情节处理上略显拖沓的电影,可以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观后感与影评、书评有什么区别?
答:观后感侧重于个人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思考感悟和主题理解,更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形式较为自由,可以包含较多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倾诉,影评和书评则相对更注重对作品的客观分析和评价,包括对作品的艺术手法、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进行专业剖析,通常会运用一定的影视或文学理论知识,以提供给读者更具参考性的评价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价值和特点。
问题 2:如何在观后感中避免剧透过多?
答:在回顾作品内容时,应抓住关键情节和核心事件进行概括,避免详细描述每一个细节和情节转折,可以用较为笼统的语言表述故事的大致走向,重点放在对主题、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分析上,在讲述一部悬疑电影的观后感时,可以提及案件的发生背景和主要嫌疑人,但不要详细透露解谜的过程和关键线索,在引用作品中的具体情节时,尽量选择一些众所周知或对理解主题至关重要的部分,避免过度披露尚未广泛传播的情节细节,以保持读者对作品的新鲜感和探索欲望。
撰写观后感是一个深入理解作品、梳理自己思维并提升写作能力的过程,通过明确观感来源、回顾内容、分析主题、探讨艺术手法、阐述个人感悟与启示以及进行归纳评价等步骤,能够全面而深入地表达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注意观后感与影评、书评的区别以及在写作中避免剧透过多,可以使观后感更加完美地呈现给读者,引发读者对作品的兴趣和思考,促进文化的交流与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