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设计指南
重阳节简介
- 起源:源自先秦,成型于汉代,盛于唐代,传承至今。
- 日期:农历九月初九,因“九九”谐音“久久”,寓意长久。
- 别称:登高节、老人节、菊花节等。
传统习俗
习俗 | 描述 |
---|---|
登高 | 登山祈福,寓意步步高升,避灾祈福。 |
赏菊 | 菊花盛开,象征高洁长寿,品茶饮酒赏菊。 |
佩茱萸 | 佩戴或悬挂茱萸,驱邪避疫,祈求健康。 |
吃重阳糕 | 特制糕点,寓意“百事俱高”,敬老祝福。 |
敬老爱老 | 现代意义,探望老人,表达尊敬与关爱。 |
相关诗词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过故人庄》(孟浩然)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手抄报设计元素建议
- 插画:绘制登高场景、菊花图案、老人笑脸、茱萸装饰等。
- 色彩:以暖色调为主,如橙黄、红色,营造温馨氛围。
- 布局:分区明确,可设“习俗介绍”、“诗词赏析”、“敬老故事”等板块。
- 小图标:使用菊花、枫叶、登山杖等小元素点缀。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重阳节为什么又叫“老人节”? 解答: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因其“久久”的寓意与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相契合,故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关注老年人,弘扬孝道文化。
问题2:除了登高和赏菊,重阳节还有哪些特色活动? 解答:除了登高和赏菊,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传统活动,现代还兴起了组织老年人参与的文艺表演、健康讲座、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社会对老年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 数字独教育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